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机设计

(2008-04-07 13:36:18)
标签:

家品设计

杂谈

文化

有机设计

    家庭用品的设计,在工业化时代,总是几何形状的多。自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以来,几何形状成了时尚,方方正正、少则多( less is more)、黑白两色、金属结构,风行一时。我们熟悉的包豪斯家具、灯具,勒·科布西艾的家具,还有密斯.凡德洛的家具,全都是走这一路。二十世纪的五十、六十年代,这种设计风格在美国大行其道,成为“国际主义风格”,影响整个西方的消费社会,成了我们生活的一个部分。到七十、八十年代,大家有点觉得厌烦了,才出现了有色彩、有装饰、有趣味的后现代主义设计。但是没有多久,主流社会还是回归到现代主义去了,迄今为止,这种几何形状的设计依然还是很主流的,你看有多少人家里用马谢·布鲁尔的“瓦西里椅子”,或者密斯的“巴塞罗那椅子”,或者菲利普·斯塔克的榨果汁机,就知道现代主义有多么强大。

    不过,人是自然之子,对自然形态总是心有戚戚,喜欢自然感觉的。只不过在工业化时代,几何形状的产品容易加工,成本低廉,因此成为主流,继而成为时尚,这并非说明人们就不喜欢自然形状和色彩。1920年代,家具界开始逐步发展出用热蒸汽弯曲木材的技术,因此有少数人尝试用这种技术做家具,其中芬兰的设计师阿尔瓦·阿图的家具设计就很特别的强调了自然形态之美,也大量使用木材,这是现代设计中很重要的一个流派,讲究自然形态、讲究有机形态,不是传统派,是现代派中派生出来的一个分支。美国的查尔斯·依莫斯、哈里·贝尔托亚的家具设计,都吸收了这些特点。战后北欧国家的设计日益强大,来自芬兰、丹麦、瑞典、挪威的家具和家居用品好多都是这种风格的,设计界称这些设计为“斯堪迪纳维亚现代主义风格”,或者“有机现代主义”。

    这股风气,其实本来很有条件在亚洲发展起来,因为亚洲国家一向对于自然的美是非常推崇的。不过除日本之外,由于亚洲大部分国家都在现代化、工业化的进程上比西方国家落后了几十年,因此当很多亚洲国家启动发展设计的时候,自然对现代主义很认同,反而忽视了自然的、传统的设计。

    亚洲国家,特别是东亚地区国家最近这些年经济开始成熟了,对设计的审美也很快的和国际接轨,加上他们原来传统的自然审美基础,因此发展得相当不错,日本不用说,其他地方的设计在这方面也有很不错的成绩。

有机设计

    最近看到一个韩国青年设计师的作品,就很有代表性。他的韩文名字叫做Kim Suntae,音译应该是金松台,在汉城附近的富川市(韩文读做Bucheon City),自己做自由设计师,有自己的网址,是www.sundaekim.com,作品多具有很典型的有机现代感,我很喜欢。

    金松台的设计有自己的原则和目标,他对我们平时叫做“三夹板”的这类木质材料经蒸汽热压加工后的效果兴趣很大。从这个技术基础出发,他设计了好多形式非常有趣、采用有机形状的作品来。他为Bentek 家具公司设计了一套水果托盘,叫做“三叶草”托盘,“三叶草”是爱尔兰的象征物,形状好像花一样,英语叫做Clover,他设计这套“三叶草”托盘用的虽然是夹板,但是采用特别技术弯曲、成形,保持了木材的原色,形状优雅,色彩单纯,好像是三个花瓣合围成一朵花,摆在桌子上,每个托盘都好像一朵花瓣一样,如果几个放在一起,就是花丛、或者遍地三叶草的味道了。他用类似的技术设计出了整个系列的作品。他设计的夹板和钢管结合的小几,好像花托一样的好看和轻盈;他用夹板设计的长凳,弯弯曲曲,好像用纸折叠出来的一样,有趣而典雅,自然而有内在的规律性,既可单张使用,又可以随意组合成群。这样的设计,实在应该大大的鼓励,这样设计才有可能走向多元化、地方化、个人风格化的新发展方向。

 

 

 

                                          2008年4月7日,于广州
有机设计有机设计有机设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