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时尚巴黎

(2007-08-19 22:11:24)
标签:

房产/置业

分类: 房地产、城市

 时尚巴黎

在巴黎出差的时候,我经常住在左岸圣热曼区的一个旅馆公寓中,叫列诺克斯(Lenox Hotel),那是在巴黎的第五区,和拉丁区很近,是很文化的一个地方。那里离开塞纳河才一个街区,傍晚顺着塞纳河散步,河边有很多的旧书摊,那里有各种各样的旧书旧杂志,五花八门,琳琅满目。我总在那里驻足,在旧书的气味中翻寻历史,我特别喜欢那些旧巴黎的照片,它们保留了历史,把历史凝固在画面上,总给人很多遐想的空间。巴黎的新与旧在照片上,在你的周围,既迥永,又生动,它们构成了巴黎的时尚。

 

        在左岸那些书摊后就是塞纳河的堤岸,那里可以看见17世纪兴建的“新桥” (Pont Neuf, new bridge),而宏伟的巴黎圣母院就在对面的“城市岛” (Ile de la Cite)上,从旧书到圣母院之间,是开阔的河面,是婆娑的梧桐树,是斑斑驳驳的石围墙,是巴黎的天空和云彩,那是一种情绪,一种迷恋,是一个延续的、一脉相承的历史的铺陈,在巴黎的街头到处都可以感受到历史的炯永。整个巴黎就是一部翻开的历史,特别是沿着塞纳河两岸,历史的气息更加浓厚。

 

        在巴黎如此众多的历史区域中,最为悠久和集中的当算 “城市岛”了,在位置上来说,它是巴黎的心脏,从历史上来说,它也是这个城市历史开始的地方。这里曾经是巴黎的最早的居民点,其历史可以上朔到公元前200年。当时有一个加里克部族(Gallic tribe),叫“巴黎西”(Parisii)的在这里建立了定居点,他们称这个居民点为鲁特斯(Lutece)。为什么在这里定居,我想大约是由于在河流中的小岛上比较安全,河流不但起到防卫作用,也方便用水,方便交通。巴黎西部落在这里建立了村寨,后来的人把这个部族的名称来称呼这个城市,就是“巴黎”了。

 

         在公元前的数百年中,这个村庄日益繁盛,逐步变成一个市场,一个集市点,公元前52年罗马人攻占巴黎,那些习惯规划城市的罗马人大约看这个杂乱无章的小镇不顺眼,就重新改造巴黎,把这个小镇改造为一个长方形的市镇,南北朝向,并且在中间设计了街道,工工整整,规划比较合理,罗马帝国时期经济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迁移到巴黎来居住,由于居民日益增多,而这个岛已经不够容纳新的人口,因此巴黎开始扩展到两边岸上,首先的是左岸,然后才是右。在两岸兴建住宅和,街道也随即建造,城市也就越来越大。但在很长一个时期中,城市的中心还是这个岛。到公元275-76年期间,蛮族入侵高卢,又很多人逃到这个岛上避难,为了防御蛮族的袭击,城市岛也就在匆忙中巩固防卫,兴建碉堡和要塞,以保护城市,但是城市岛最后还是被占领,被洗劫一空。

 

        诺尔曼人在顺着塞纳河进攻的时候也多次顺手洗劫了城市岛,公元885年,诺尔曼再次人包围城市岛,围攻数日,眼看就要攻陷城市了,这时,巴黎公爵优德(Eudes, comte de Paris)出兵援助,打败了诺尔曼人,解救了城市,而他则自封为“法兰西王”( King of France),是法国的第一个君主。

 

        在此以后,城市岛开始建造两组大型建筑,分布在岛的两个头,一个是庞大的巴黎圣母院教堂( Notre Dame of Paris ),位于东头,另一个是作为皇帝居所的“城市宫”(the Palais de la Citie),是个宫殿建筑,位置则在岛的西头。“城市宫”的建造开始于1360年,后来逐步成为法国的议会,后来又改成为司法部大楼(the palais de Justice, a law courts)。

 

        城市岛记载了一本活的法国历史,这个岛上有很多重要的历史建筑,顺着那些林荫道走,一栋栋建筑都在叙述着自己的故事。在岛的两边都有好多桥梁,把城市岛和巴黎市区联系起来,其中一个很有影响的是“新桥”,这座桥是在1607年开始建造并且完成的,由于有这座桥,才导致当时的法国皇帝亨利第四修建了道芬宫(the Place dauphine)。巴黎在中世纪前后进入了建设的新阶段,不少宗教和民用建筑在此以后也好象雨后春笋一般在城市岛上涌现,由于没有一个总体的控制规划,并且当时街道狭窄,因此岛上日益拥挤,一些大道甚至马车进出都有困难。

 

         1804年,拿破伦登基之后,到城市岛来视察,他对于这里的发展状况非常不满,命令开拓圣母院前面的广场,因为杂乱无章的建筑太多,太拥挤,影响圣母院的面貌,在拆迁了一批建筑之后,圣母院前面的广场开始形成了面貌,之后又经过好几次的开拓,才有了现在的广场。

 

        19世纪开始的总体改造城市岛的工程是由路易斯-菲利普(Louis Philippe)和兰包图公爵(comte de Rambuteau)负责的,拿破伦三世是一个对巴黎整个面貌起决定作用的皇帝,在他对整个城市改造的时期,城市岛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他的城市改造总监是乔治·尤金·霍斯曼男爵 (Georges Eugene Haussmann),他全面的改造了公共建筑的立面,使之统一和协调,在他的手下,城市岛有了一系列新的建筑,比如作为慈善医院的“迪尤旅馆”(Hotel Dieu ,charity hospital)、商业法庭(the Tribunal de Commerce)、警察总局(Prefecture de Police,原来是一个兵营)等宏大的建筑,以及司法部这个宫殿建筑加建的部分,以及花卉市场(the Marche aux Fleurs),他并且建造了新的街道网,建造了新的桥梁,方便了交通。由于人口当时过于密集,所以他下令重新安置岛上的居民,在他任内,城市岛上一共有25,000 人被迁移出城市岛,人口密度下降、建筑和规划水平提高,从而给城市岛一个很好的新环境。

 时尚巴黎

        历史好象一本不断翻过的书,来来往往,都在城市岛上留下痕迹,我们看看记载,城市岛上一共有20座教堂消失了,还有许多的历史住宅也消失了,这些建筑的拆建、改造,为巴黎获得了一个景色如画的城市岛。如今,巴黎圣母院( Notre –Dame de paris )、花卉码头(Quai aux Fleurs)、迪尤旅馆(Hotel - Dieu)、警察总局(Prefecture de Police)、旧皇宫(Conciergerie, former royal palace)和司法部大楼这些建筑依然在塞纳河畔宁静的矗立,吸引了千万游客来感受历史的气息。

 

        巴黎最令人感动的是它的文化、历史和时尚气息。这三者有机的组合在一起,是巴黎的内容和形式最集中的体现。而对于年轻人来说,时尚看来比历史更加重要,也是文化的核心。

 

    在巴黎最能够感受到品牌的力量,那里品牌店众多,克洛耶(Chloe)、库雷热 (Courreges)、安德列·科列杰斯(Andre Courreges 1923-)、克里斯汀·迪奥(Christian Dior)、克里斯汀·拉克鲁瓦(Christian Lacroix) 、夏奈尔(Chanel)、高田贤三 (Kenzo)、朗万(Lanvin)

、森英惠(Hanae Mori)、蒙塔那(Montana)、路易·费罗(Louis Feraud)、赫尔梅斯(Hermes)、古奇 (Gucci)、乔治·阿玛尼(Giorgio Armani)、多尔切与加巴纳((Dolce & Gabbana)、芬迪(Fendi)、爱使普利(Esprit)、拒水(Aquascutum)、三宅一生(Issey Miyake)、小筱顺子(Junko Koshino)、山本耀司(Yuhji Yamamoto)等等著名时尚公司的旗舰店都在巴黎,在巴黎街头走动,经常有目不暇接的感觉。世界时尚就扑面而来。

 

在罗浮宫附近的市中心,那些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大型百货公司的庞大和奢华就令人震动,比如著名的“春天百货公司”(Le Printemps)就是相当令人喜欢的一个时尚中心,这个公司的位置在霍斯曼大道64号( 64,Blvd Haussmann),上午 9:35am就开门,到晚上10:pm才关门,与欧洲其他商店早早关门不同,是个很吸引人的时尚去处,“春天”是法国最讲究的百货公司,它的庞大的百货系统,分布在三幢华丽“新艺术派” (Art Nouveau )风格的建筑内,分别是:男装部设在Brumell shop;女装及童装设在Le Printemps de la Mode E;香水美容用品和家居用品部则在Le Printemps de la Maison。而设在6楼,挑高慑人、圆拱型玻璃钢骨天窗的浮罗餐厅(Brasserie Flo),则是下午茶或血拼后舒展筋骨的好地方。这里名牌如林,十分壮观。而在离开春天百货公司不远的是拉法叶特百货公司(Galeries Lafayette),周一至周三、周五至周六是从早上9:00am-到晚上18:45pm开门,周四关门比较晚一些,从9:30am--21:00pm服务,拉法叶百货公司的客流相当惊人,据统计,每天有超过十万人来,主要是年龄从20--40岁不等的女士都喜欢在这间古老名店溜达、购物或打发时间;而时尚界“封神榜”上叱吒风云的名牌设计师也在这里设有专柜。是看名牌的好地方。

 

名牌店是吸引人的地方,因为那些品牌是大家耳闻目染的,而终于有机会看看旗舰店,自然很有趣。夏乃尔(海外翻译为“香奈儿“)的旗舰店是夏乃尔的总部,在歌剧院(Opera)和协和广场(Concorde),是品牌店中首屈一指的重要店。可可·夏乃尔(Coco Chanel)打破紧身胸衣的禁忌,在“流行无罪”的观念下,率先亲身示范男服女穿的新潮流气息:身披宽松的男装大衣、衬衫、皮带与领带,除了表达以舒适为主的崭新概念外,也同时向当时欧洲妇权地位不彰的俗成习惯作出无声的抗议,为争取“自由、平等、女权” (Liberte, egalite, feminite)的女权运动制造了凝聚力。她一生的传奇性与名留时尚史中的时代创意事迹,仍然随着她那如图腾般的双C logo让人膜拜;而她头顶上的的光环,相信仍会信心满满地走过21世纪,永不退色。

 

让·保罗·高提艾(Jean – Paul Gaultier)的总店在维文路6号(6,Rue Vivienne),坐地铁在Bourse 或Pyramides下车就可以到达。这个店充满了兴奋,我们知道,高提艾曾经为许多明星设计时装,通过表演而轰动世界。比如他为美国流行歌星麦当娜设计的边沿服,就曾经轰动一时。自从1990年代初期,当玛丹娜在舞台上穿着洁白的婚纱打滚,香汗淋漓的唱着《好象处女》(“Like a Virgin”)的时候开始,高提艾就下定决心,要为这位世纪的摇滚歌后彻底改造形象。他设计了诱人的金属圆锥形“双峰的内衣作为表演服,将内在美变成外在美的“内衣外穿”煽情手法,让玛丹娜一跃成为年代前卫女性的代言人。而他也取得国际盛名。在这间的旗舰店中所展示的作品,比如电影《第五元素》中的服装和时尚风格:前卫、创意、幽默、古怪、梦幻。通过具有创意的设计,高提艾更成功地从一名被称为“坏孩子“(“Bad Boy”)的成衣设计师跃升入高级时装 (Haute Couture)的国际时尚大师的行列。

 

  所谓高级时装,是源自19世纪的高级手工裁缝。现“巴黎女服联合商会”(Chambre Syndicale de la Courture Parisienne)对申请加入高级订制服行列的设计师有一套严格的要求:设计成品必需属原创性;每件服装必需用手工剪裁缝;缝纫工作最少要聘请20名手工缝纫师傅;而设计师每年度得举行两次作品发表会;每场起码要有75名模特儿展示作品。

在严格的标准下,现巴黎只有约的时装设计师能获准用Haute Couture的称号和殊荣,为全球约名能支付每件售价从15,000法郎起算的太太和小姐们服务。

 

日本时尚设计大师高田贤三的商店很多,在巴黎就有三、四处,而最吸引人的还是位于比斯特瓦3号(3,Pl.des Bictoiries)的总店。大家知道,巴黎这个地方是国际时尚的中心,没有两把刷子而想在时尚王国的巴黎立足,实在难如登天,但是,有好几个日本设计师就不信邪,硬是在巴黎闯出一片天来, 1939年出生的高田贤三(Kenzo Takada)就是其中的一个,他跑到巴黎后,凭着一股到处钻研的干劲、天份,再加上运气和来自流行于1960年代的“波普艺术” (Pop Art)和“花童” (Flower Child)装扮的嬉皮灵感,鲜艳夺目的色彩设计与如热带丛林般拈花惹草式的花案风情,终于让巴黎人对这位日本小子另眼相看。而Kenzo也成为日裔成衣设计师在70年代打进巴黎时尚梦工场的第一人。

 

另外一个在巴黎成功的日本时尚设计家是川保玖玲(Rei Kawakubo)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她的名字,但是提到她的品牌点“宛若男孩”(Comme des Garcons),大约是无人不知的。她的总店在马谢路42号(42,Rue Etienne Marcel),坐地铁就在马谢路站(Etienne Marcel)下车。那个店我以为是不可不看。1983年,川保玖玲的作品发表会首度在巴黎登场,川保玖玲那刻意远离传统伸展台,不施脂粉,脚踏平底鞋,身穿如改良版和服的模特儿,在租赁下来的饭店长廊和客房间肆意游走,展示衣物。创意的现代和风,立即吹皱了巴黎时尚圈的一池春水。川保玖玲虽然一再强调她的兴趣不在使女人看来亮丽,而是要让现代女性能自给自足地展现性感与幸福;但她的名牌“Comme des Garcons”(宛若男孩)系列一路走过来,却仍然让“为已者容”的俏女郎增添了无限的美丽、魅力与风采。

 

还有一个在巴黎有举足轻重地位的重要的日本时尚设计家山本耀司(Yohji Yammoto),以他的Y 系列出名(Y’s Yohji Yamamoto),山本耀司Y世代系列店也在马谢路,是47号(47,Rue Etienne Marcel)。那里的禅味十足,一件融入了现代视觉风格与东方禅味,绝对“永远遵循减少主义”(minimalism forever)的山本耀司式玄黑色披风大衣永远是衣柜内不可或缺的典藏对象。但如果对标签上超过万元法郎的定价略显迟疑的话,不妨试看看山本跳脱黑白世界,特别为Y世代设想的Y’s collection。

这位在80年代初期,与川玖保玲从日本联袂远赴巴黎闯荡江湖的时尚界隐侠,成名后的作品与灵感,还是继续在山林与城市、隐士和猎人、黑色与五彩间游走,正如他对时装艺术的阐述与坚持:每个伟大的现代大都会,都需要故土的文化作后盾,而心灵上所能承受的文化“重量”,则正是时装最不可或缺的要素。

 

   差不多所有的时尚公司都会开发香水,香水是时尚公司的除了服装之外的第二重要的品牌产品,也可以说:法国的香水是名牌的象征之一,在巴黎有著名的香水博物馆,叫FRAGONARD香水博物馆的位置在谢里伯路9号(9,Rue Seribe)这个博物馆靠近巴黎歌剧院那个地铁站,大家知道,法国香水的产地主要在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而在这个博物馆就可以看到法国最重要的香水,也介绍了香水制作的过程和香水的组成。总部设在香水之都卡拉斯(Grasse)的Fragonard老牌香水制造商建立了这个博物馆,主要是介绍香水,教育民众熟悉香水,这个馆内二楼的陈设分别介绍了制造香水的工具、数百种氛香配料与过程。一楼则推广销售Fragonard的香水系列;美容护肤产品和特别为儿童设计、不含酒清成份,带柠檬、香草和熏衣草淡香味的氛香系列,很多儿童到这里参观,不知不觉地被香水熏染,自小培养出对香水的嗅觉灵敏度。也就成为未来的香水潜在顾客了。

 

      巴黎的咖啡店多如牛毛,而其中不乏有极其著名的,比如在歌剧院附近的和平咖啡馆(Café de la Paix)就是一个,它的名气使它本身也成了一个品牌。和平咖啡馆位置在(5,Place de l’Opera),营业时间:每日10:00am--1:30pm(8月休假),也在歌剧院地铁站出。19世纪中叶,巴黎右岸的歌剧院区被形容为“巴黎的心脏”,因为这里是巴黎上流社交圈的热络的文艺沙龙聚会所在地,区内众多的高尚咖啡馆曾经是大仲马(Alexandre Dumas,1830--1870)、巴尔扎克(Honore de Balzac, 1799--1850)、莫内(Claude Monet,1840--1926)等文学家和印象派画家找寻创作泉源的地方,难怪福娄拜(Ggustave Plaubert 1821--1880)将当时的歌剧院区描述为“巴黎生活的中心,也是世界文明的中心”。

但随着物换星移、时空更迭的结果,1862年已开幕的和平咖啡馆,则是区内硕果仅存,保留着19世纪风格的文艺咖啡馆,也是给后人追忆文艺轶事的地方。

 

  巴黎的时尚不仅仅在它的古老历史,它的众多的百货公司和购物中心,它的那些星罗棋布的时尚名牌店和咖啡馆,巴黎的时尚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它是物的,也是人的,坐在路旁的咖啡桌边,就可以感受到那种渗透到整个巴黎的细胞中的气质和风尚,那才是巴黎最牛的地方,也是其他任何城市所无法仿效的时尚精华。

时尚巴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