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赢在新媒体》连载九十三:做活动之“8项注意”

(2007-11-08 16:50:10)
标签:

媒体

营销

  房媒做营销活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哪怕是一个规模不大的活动,都会点多面广,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稍有不慎,即会留下遗憾。
  以下是我根据亲身经历过的大大小小不下百次的活动,总结的“8项注意”:
  1、注意整合社会资源
  房地产业十多年的市场历练,产业分工日益明晰,地产开发各个环节都有专业的公司运作,营销链由发展商、中介商、广告公司、媒体等组成,谁也不能代替谁的工作,一条联动的营销链,循环往复,精诚合作才有楼盘的热销。总体看,活动营销的合作对象包括:政府机关、职能部门、行业协会、地产中介、兄弟媒体、策划公司、广告公司、网站、礼仪、演出、会展等机构。
  2、注意活动的立体化
  活动营销需要媒体发动、政府支持、业界跟进、专家把脉、市民参与、有呼有应、有头有尾,才算成功。媒体宣传还应注意立体化、报纸、广播、网站、杂志、户外等互动宣传。
  3、注意把握强度和密度
  活动既不能太密,也不能太疏,否则竞争对手会有机可乘;既要一波接一波,高潮迭起,又不能透支资源,损伤市场元气。
  4、注重调研策划、分析论证,不打没把握的仗
  八成胜算才能出击,避免雷声大,雨点小,避免虎头蛇尾。活动烂尾对媒体公信力形象杀伤力很大,是活动营销的大忌。为了保证活动的完整性,可以推行活动策划与执行目标责任制。
  5、注意活动的突然性、计划的缜密性和操作的节奏感
  活动的发起要具有突然性,趁对手不备迅速引爆,并向纵深发展。炮弹要足,火气要猛。丝丝入扣,收放自如。宜闪电战,忌持久战。从发起到结束,一般在1个月左右,至多不超过2个月(全国性大型活动时间可稍长,但一般不超过3个月)。收兵之后,迅速转入下一个热点。否则,市场可能厌倦,,失去新鲜感,竞争对手会用“紧跟法”来干扰、分流广告。
  6、注意延伸服务及增值服务的策划与安排
  活动结束后,一般应向客户提交一份服务报告,内容包括活动的全过程介绍、达到的目的和意义、媒体的宣传报道情况(附样报、样刊、网页截屏、报道、数量、搜索页面数量、主要评价等)、嘉宾及客户通讯录甚至不足之处的总结与致歉等。项目推介、评奖类活动,还要有奖项落地的宣传推广策划及安排,如庆功会(请领导出席)、新闻发布会、主题研讨会、媒体新闻及广告轰炸、户外广告、楼盘现场推广等。
  7、注意执行力及细节
  据统计,做一项公关营销活动大大小小的细节超过200个。要制定一个完备的执行流程表,像火锅店的菜单一样详尽细致,且严格落实到位,活动总导演及现场指挥、项目团队、协作部门要体现出超强的执行力、高度的组织纪律性。从以往的经验看,领导嘉宾名流代表着活动的规格和脸面;到场的观众是否充盈和够档次,代表着活动的人气和营销效果;媒体的宣传报道代表着活动的传播面和影响力(即使现场弱一些,对外宣传也要弥补、提升,毕竟能到现场的受众是少数);这几方面特别要把握好。还有最容易出错出乱子的地方是颁奖,一定要演习、走台。
  8、注意竞争对手的反应,及时应对
  一般来说,竞争对手之间对另一方(或几方)的重大营销活动会有反应,不外乎三种可能:不理睬;紧跟式策略(同质化竞争);差异化策略(你做你的,我做我的)。一、三种情况,好对付一些。难缠的是第二种。要求我们的策划、创意、组织、操作水平等明显高出对手,节奏也要把控好,尽量不给对手机会,让试图搅局捣乱的它们草草收场。
  虽然活动营销的最终目的是招商,但如果策划、组织、推广、执行不到位,招商效果肯定不会好,即使招来了客户以后也会流失掉。功夫在诗外,功到自然成。
  愿以上经验教训的总结,能给大家一些启示,让大家少走弯路,不犯或少犯同样的错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