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赢在新媒体》连载三十三:整合VS原创

(2007-08-21 17:34:48)
标签:

产经/公司

 

    网络媒体的内容,究竟是以整合为主,还是以原创为主?这个问题有点儿像先有蛋还是先有鸡一样不太好回答,众说纷纭。

  不过,网媒的的实践似乎支持了这种观点:整合大于原创,内容重于出处。

  国内最大的门户网站日发布新闻上万条,绝大多数非原创。台湾曾出现了一家标榜完全原创的网站,结果一年就关门。

  支持网媒重视整合内容的理由可能有四:成本论、效率论、资源论和人才论。

  “成本论”很好理解。网媒如果象报社那样去养记者,恐怕大多数得关门。某门户网站与5000家媒体签订了内容合作协议,是很聪明的做法。既然不能象新华社那样全球派记者,借力就不可避免。

  “效率论”更容易接受:网媒要力求在第一时间把资讯传播出去,往往只在乎”发出去”这一结果,而不看重”谁原创”这一过程。“快”比“好”更好,是网媒的核心理念。

  “资源论”说的是目前条件下,不少新闻资源(特许、授权、人脉、渠道、线索等)还被传统媒体掌握甚至垄断,采取”拿来主义”是必须的。

  “人才论”是指至少目前,大多数优秀的传媒人才(编辑、记者、评论员),依然聚集在体制内的传统媒体里,他们的原创作品还是很有竞争力的。如果不去整合传统媒体的内容,网媒的内容品质将大大下降。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在内容上互利合作、互动共赢是当前的主旋律。你整合我,我整合你,或者干脆说你”抄”我,我“抄”你。离开了报刊,办网不容易;同样,离开了网络,老记写稿,老编做版也有许多麻烦。

  知识产权问题是网媒与传统媒体合作的永恒矛盾。我的人花了一星期采访,几天几夜”耕耘”出一篇大稿,你几秒就上线,带来很高的流量,凭什么?所以才有39家报业集团携旗下媒体网站欲结盟,共同向主要门户网站讨说法,才有此起彼伏的版权诉讼,以传统媒体向网媒讨说法为主,谁叫你又赚眼球又赚钱!

  一般来说,网媒会与合作媒体签约,或结为战略伙伴,内容互换,资源共享;或适当付费;或就事论事,一事一议,事件性、阶段性合作。双方需要相互尊重,君子之交嘛。只是在商业时代,君子也言利。不少传统媒体的老大哥仍把网媒视为小弟弟,即使谈利也是意思意思。不过可以肯定,今后网媒欲获取传统媒体的资讯,代价会越来越高。

  网媒对传统媒体内容的整合是很有讲究的,可以说是一次再创作、再创造的过程。

  天下精华,为我所用。网络是记者的记者,是媒体的媒体。你有”料”,我有”库”——不管图片、文字、视频、音频、消息、评论、博客、链接、搜索……往往都可以被我整合在一起,相当于用航母编队对付单一舰只。

  网媒的编辑过程是整合,是延展,是升华,是创新,能让白米饭变成了”蛋炒饭”,让白开水变成了”百事可乐”,让单本剧变成了连续剧……

  为了让浩如烟海的资讯突出出来,网媒要做到文不惊人死不休,语不惊人死不休,题不惊人死不休……

所谓“内容重于出处”,说的也是一种传播现象:受众更关心内容本身,而不是特别看重作者是谁,发布媒体是谁。如此,只要网媒善于整合,精于编辑,就会大大抢了原创之传统媒体的风头。许多新闻在报刊首发时反响一般,而经过网媒放大,传播效应增强了N倍……网媒是高功率放大器。

  说了这么多网媒整合内容的话,并不是要否认网媒原创。其实,网媒原创正在崛起,成为多家传统媒体整合的对象。

  初创的网站,以整合为主;成熟的网站,则是整合与原创并重,而且原创的数量和质量提升很快。

  网媒原创颇具网络特色:图文直播、视频(音频)直播、即时性连续性报道、博客、访谈对话等为主要形式,尤其适于重大突发事件、体育赛事、人物报道等。可由网络记者编辑完成,但多数情况下离不开摄影(摄像)师和速记员。

  网媒原创也常有大手笔、大投入、大制作。如几家门户网站争夺世界杯、奥运会报道权,意图垄断网络话语权,投入动辄数千万,人力数十上百,除电视外,一般传统媒体望尘莫及。这时就要考虑是否向网媒请求内容支持了。

  对网媒来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是整合大于原创。但在重量级的网站之间,具有网络色彩之原创的较量会越来越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