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赢在新媒体》连载二十三:优胜劣汰  不破不立

(2007-07-30 10:41:04)
    有一次,与潘石屹先生参加一次对话会,受观众之托,我向他提问:SOHO为什么连续几年销售额名列前茅?

  老潘的回答没提产品的定位准确及位置优越,却强调了销售队伍的管理考核,简言之是”团队制加末位淘汰制”。

在有的场合,老潘开玩笑地把”团队制”戏称为”吗咪制”。

  在SOHO现代城及建外SOHO,老潘均组建了若干销售团队,以总监为核心,每月严格考核,不论学历、经验、年龄、性别等,从研究生到卖盒饭的贴小广告的均一视同仁,以数字论英雄,个人末位淘汰,团队也末位淘汰,折腾得十分厉害,鸡犬不宁,但结果很好,创出了北京单个项目销售冠军的奇迹。有的高学历者被淘汰,也有初中学历者赚了大把销售提成买了奥迪A6。

  老潘绝对是一个”销售主义”至上者。

  从我在深圳商报、深圳特区报和搜房网10多年的营销管理实践看,对销售队伍的管理一定要采取超常规的动态型模式,应打破那种一潭死水,按部就班的超稳定格局,正所谓不破不立。

  回想起来,凡是大动作、大折腾、大破的时期,总体业绩反而是最好的时候。

  想想也是,销售就是拼刺刀,短兵相接,不拼不杀不抢行吗?

  不仅要与外部的对手竞争,内部也要有竞争,内部的竞争会增强组织的外部竞争力。文革初期,”林副总帅”放言:要让资产阶级睡不着觉,无产阶级也睡不着觉!

  通常,睡不着觉的人会战胜睡大觉的人。

  重组激发活力。所以,销售队伍应当是拆拆合合,销售人员应当是升升降降,进进出出。”变”是常规,不”变”是反常,最大的不变就是”变动”。如何变?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

  美国著名学者库克提出了一种被称作”人才创造周期”的理论,认为人才的创造力在一个工作岗位上会呈现出一个由低到高,到达巅峰后又逐渐衰落的过程,其创造力高峰期可以维持3—5年。人才创造周期可以分为摸索期、发展期、在衰退期到来之前,适时变换工作岗位,便能发挥人才的最佳效益。

  而对那些达不到考核要求、在本企业又无发展空间的不合格员工,则应果断处理。长痛不如短痛。

  这种果断的处理,对这些员工也是一种解脱。他们完不成任务,挣不到钱,受迫于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没准重新选择,还会有更好的机会。

  对IT业来说,20%左右的平均流动率属正常。销售团队的流动率甚至可达50%。淘汰20%的不合格员工,其对另外80%的员工的肯定、鼓励,对他们而言也是一种公平,更是一种触动、促进。

  ”破”是为了”立”,劣汰更要优胜。管理者要把那些火线拼杀出来的优秀员工逐级提拔,理论上讲,提拔的空间是无限的——本事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优胜劣汰,不光针对前台,后台也应有类似考核机制。

    优胜劣汰,动静相宜,破立结合,此乃企业保持活力之道。

注:各地书店有售,或在网上定购,也可以发邮件联系我的助手小董,联系邮箱dongshuf@126.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