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应老蔡:报媒还有多大戏

(2007-02-01 16:11:01)

  我的朋友——《楼市》出品人蔡鸿岩先生日前发文《2006年房地产传媒年度十大事件》,多处流露出唱衰报媒之意,且对深圳军团钟情报媒(包括主语与北晚合作、单大伟运营中房报以及本人从新媒体“回归”传统媒体)表示困惑和质疑。
  
老蔡是资深媒人,目前在做杂志,“扬刊抑报”无可厚非(比如我一直为新媒体唱赞歌,眼下又在做报纸媒体的捍卫者),某些观点很有道理。
  
其实,老蔡怎么说并不要紧,要紧的是,身为报人的我们要强力思考:报媒还有多大戏?
  
有种说法:到2044年,地球上最后一份报纸将消亡。
  
甚至,伟大的比尔.盖茨也发出了悲观的论调:认为传统的报纸很快会被数字媒体取代。
  
具体到报媒的房地产广告,2003年是个顶峰。之后除了几个房地产市场活跃的二线城市外,多数报媒的房地产广告绵绵下跌,3年下来,跌幅最大的超过了50%。
  
如同股市,下跌是灾难,也是机会。2005年主语在上海就让合作伙伴止跌反弹,2年反弹约100%。
  
在北京,主语能让合作伙伴反弹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
  
北京是中国传媒业最发达的城市,上百家各级各类媒体的总部设在北京,报、视、网、声、刊,户外等俱全。老潘曾向京城传媒的房地产编辑记者赠订《中国房地产报》,据说有名有姓的超过1000人!
  
北京房地产广告投放媒体呈现“百花齐放”格局,不仅总体上分散而多元,在同类媒体的集中度亦不高。
  
报媒VS网媒,房地产广告投放总量比例接近1:1,北京在全国绝无仅有。上海、深圳约为10:1,广州、成都达到50:1,报媒仍占压倒性优势。 
  
北京的态势是个案,还是必然?
  
北京报媒丢城失地,是对手太强,还是自身不作为?
  
主语不是救世主。主语想做发动机和助推器,助合作伙伴进行一场绝地反攻。
  
报媒固守阵地,甚至变被动防守为主动反击、反弹,胜算有多大?
  
在美国,新媒体领先全球,报业举步维艰,但多年来形成的“一城一报”格局并未改变,地方报媒的舆论及广告霸主地位尚未动摇。
  
即使在互联网普及水平居全球第二位的日本,还有发行量超千万份的大报。也许,东方人对白纸黑字的认同感更强?
  
比我们更发达的台湾、香港,报媒仍为房地产广告的主要载体。
  
中国人口比美国多,且至少要力保一份机关报,故中国会不止“一城一报”,“一城二报”,甚至“一城三报”也不奇怪。多几份报纸,以中国的体制及市场,绝对养得起。
  
至少在目前,中国报媒仍占有数量多、质量高,成熟而稳定的受众群体。这一点对房地产广告极为重要。百度当家人李彦宏一再感叹,中国的网民还太年轻,70%的网民在30岁以下。
  
至少在目前,中国报媒仍拥有数量最多的高素质传媒采编及经营人才,他们的潜能远未爆发。
  
一位资深报人的观点一针见血,甚至偏激:对平面媒体而言,除了发行量以外,其它都是泡沫,都是“忽悠” !
  
主语的合作伙伴,通常是在一个区域内发行量最大或极具潜质的报媒。所以,主语的空间还大着呢!
  
主语以为,报媒肯定有戏,而且戏还不小。
  
不断有全国各地的主流报媒与主语接洽,有意合作。
  
主语人不是一群被动防守者,而是一群主动出击者,是一群挑战者。
  
主语人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奋,拓展和提升媒体价值、读者价值和客户价值。 
  
主语人既要当策划专家,更要当传播专家,既有策划力,又有传播力,共生成为营销力。
  
可能业界会有人认为主语人是一伙“逆潮流而动”的偏执者。
  
但有心理学家认为——偏执,往往是成功创业者的共同性格特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