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母亲的熏肉

(2015-10-12 15:56:06)
标签:

杂谈

     寒冷季节将至,最近写的都是吃的,索性多写几篇。

        母亲擅做熏肉,“熏”可能是我们家乡一带特有的说法,做法是用白糖炒制融解状,入水、各种香料,以及五花肉,一同焖煮至口感适中,再行大火收汁亮油。这样的烹调方式,外间或统称“红烧肉”。

        熏肉说难不难,说简单却也不简单,最紧要是肉好,肥瘦相间三线肉为最佳选择,外侧有一层肥肉的排骨也可,精瘦排骨不好,吃起来会比较柴,实在不爱肥肉的人,可选择用一点肥肉与瘦排骨同熏,取其油水,瘦肉浸润后也是很好的。同样的做法,变通处理有猪蹄、鸡翅等等,猪蹄需要焖久一点,而鸡翅耗时最短,如再用我母亲的法子,它完全可算得一道上得台面的快手菜。

        传统做法里,熏肉除了肉好,更得香料齐全,按理八角三奈草果桂皮老姜是一样不能缺,它们一同焖煮,香料与汁水交融,最后收进肉的纤维纹理,吃起来口齿生香。母亲的法子奇就奇在这里,她摒弃所有香料,只用一味老姜,一样可以做出风格相近甚至更为精彩的熏肉来。具体顺序是这样:

        1、入适量白砂糖,小火不停翻炒至焦黄浓稠液状,入一定量的水(至少可以没过肉顶)。

        2、将切好的姜片和焯过血水的肉倒进汤水,加适量生抽,大火烧开后中小火慢煮。

        3、水快干时,大火收汁亮油,起锅装盘。

        是不是非常简单?从小到大吃着这样做出来的熏肉,有天突然尝到正规厨师烹调的红烧肉,虽味觉上层次丰富一些,却感到失去了食材本身的鲜美和质朴,深觉过多的演绎便是一种破坏,就像本来就明眸皓齿的女子,若是过多妆饰,反倒有些令人腻味的匠气。

        生活在大城市,有时不得不依赖于各种调味品的加持,因为从超级市场冰柜里出来的禽肉类早已失却了它们本来的滋味。记得上班租屋时,想着改善生活,将超市买回的小半只鸡炖下锅去,本以为要炖足一两个小时,没想到十几分钟竟完全烂软,可怜汤上一点金色鸡油都没有,清汤寡水,不得不扔一盒浓汤宝下去哄骗自己。劳碌一天之后,这样敷衍的汤很难熨贴人心,渐渐便丧失下厨的兴致。后来有个住在城边的热心同事,担心我吃饭潦草对健康不好,每隔数日就从她们家附近的农贸市场给我捎带地道的土鸡土鸭,这才重燃了煲汤的斗志。

        今年妹妹生完小孩,姨妈去上海照顾之前,特地在市场买了几十斤猪肉真空处理,她们都说,家里的猪肉香。优良食材是有自身意志的,它不需要被太多改造,这是我近段时日回到故乡小城居住后的一点所感。说到这里,再奉送一个心得,四川特有的“腌大头菜”,熬制鸡汤特别香,也是单此一味,切片和老姜鸡肉即可。提前泡一把细细的红薯粉,起锅前煮进汤里,如此喝好了,也吃好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清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