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间有味

(2015-05-14 22:39:42)
标签:

杂谈

   淘宝上有个蛮有意思的香水店,叫“气味图书馆”,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那些花香果香调调之外,它的类目还包括“竹子”“眼泪”“洗衣间”“干草牧场”“线装书”“雪”甚至“梦境”等等。很美对不对,我曾经兴致勃勃地买过十几只试管香水,逐一检验它们是否是我记忆中或想象中的气味,结果可想而知,气息只要关乎记忆,就成为永不可复制的独一无二,但这并不影响我把玩它们时心里的平静愉悦。


我是个迷恋气味的人,经常会因此显得有些神经质。譬如在形容一段生活的时候,出现这样的句型:“散发着奶腥、尿骚、口水刺鼻气味,以及淡淡的甜。幼稚园。”“混杂了烧烤、灰尘、树木,造纸厂排污,以及被搁置在过道上的鞋子的臭,公共厕所的熏。X市的夜晚。”有时径直简化为“1996年夏天,某城的气味”,“老房子的气味”,“垂死之人的气味”……


气味构成了我感觉最重要的部分,就像查字典时候的拼音索引法,它往往能够直接指出相应的人生页码。因为触及的尽是生活的细枝末节,气味带来的记忆呈现出碎片状,然而它真实精确,总是在时隔多年之后,毫无偏差地将人引回某条岁月的深巷,直指某一块斑驳结了白霜的墙砖。气味最有魅力之处还在于,它不像文字和影像,最大程度从理性层面还原事物的场景,存档既获得。气味如此抽象,又来去匆匆,以至于你永远不能把握它,收藏它,只能等待某时某刻它突如其来地捉住你。


爱情小说里写:“我们记得一个人,不是记得他的样子,也不是他的声音,而是他的气味。”于是想见,这被描写的对象是缠绵的。男人脖颈之间皮肤的气息,棉质衬衫沾染了汗液,又有上下班途中被车流人群拥挤氤氲的汽油、香水、新鲜蔬菜、咖啡、面包、机油的混杂,加之午夜洗完澡,沐浴露,宽大T恤与冰冻啤酒的清爽。看到这样的文字,我会接收到书写者想要传达的东西,画面随之显现,如普鲁斯特所言,气味以它不可思议的微弱和渺小,为我们撑起了一个恢弘的世界。


喜欢田野上烧麦秆的气味,喜欢日落时分从农家土灶里飘出来的柴火与炊烟,喜欢暴风雨之前竹林的味道,还有牛粪猪粪在田埂边上慢慢变干。属于城市的,是温暖的糕点房,浓郁的咖啡店,快餐店里炸鸡的油香,冬天有人推着推车卖烤红薯,那气味几乎可以拯救全世界在寒风里瑟瑟发抖的人。还有给我安全感的医院的消毒水气味,无论何时再闻到,都将我一次次带回蓝色床单和条纹病号服的夏天。



气味并不常常来访,大多数时候我们生活得混沌无知,在这混沌中间,身体某处一定有什么单位在专门负责网罗新的气息,身在其中不易察觉,等到时光消逝,它们通通混合发酵转化成记忆,便由此懂得了那句诗,只是当时已惘然。


昨日从窗口经过时,闻到一阵来自2000年的故乡县城某个网吧的气味。敲打得看不见字迹的键盘和主机散热发出干燥气息,刚拖过的地板蒸腾着湿漉漉的水汽,少年身上淡淡的烟草味道缭绕,以及窗外的民居楼上传来的翻炒回锅肉的食物的香。


闭上眼睛深深呼吸,试图循着气味丝丝缕缕的路径,将脑海中突然闯入的画面构建得更为清晰具体,然而意念力终究不够强大,又或是凭据的稀缺,只能拼凑出大致轮廓。很快这轮廓就随着气味的消失而淡去。我像看了一场小电影,沉浸其中不能回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我执
后一篇:兽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