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街头食物

(2014-12-22 14:13:30)
标签:

杂谈

街头食物

我对街头食物抱着复杂的感情,深知其味道和营养不会好到哪里去,却又按捺不住被热腾腾的即食的痛快所吸引,理性上虽然放弃了,感性却难免一再伫足。这种感觉,就像默默钟情过一个不那么体面的人,再次相逢,目不斜视地走过了,心中留下些微妙的动荡。

像我们这样潦草不堪而又生机勃勃的县城,再有教养人家出来的女孩子,恐怕没有谁没吃过街头食物,区别只在于有人手中招摇着两元钱的脆皮雪糕,有人则拼命吮吸五毛一支的八宝冰棍儿。阶级无处不在,尚且念小学的年纪,人就被零食档次暴露经济实力,所幸街头食物足够丰富,多多少少弥补了廉价带来的自卑。一毛钱的麻辣烫是偶尔的享受,五分钱的凉拌咸菜丝却每日都消费得起,与小伙伴一路爽歪歪地分食到家附近巷子口,朝着对方拼命呵气,用手扇风相互闻闻有没有气味,生怕被父母察觉又吃了不干净的东西。

不知道怎会那样馋,翻箱倒柜好容易寻出几毛硬币,立马兴冲冲送到学校门口的小吃摊,除此之外完全没有别的追求。经常怀疑幼年时被狠狠饿过,否则为什么同样是贪吃,我总能从自己的吃相里察觉出一丝穷凶极恶的气质。长大些,念了中学,偶然间在玻璃橱窗里看见过自己端着一碗油腻腻的小吃,满脸盲目不自知的样子,忽然被一种要命的孤独和羞耻感擒住,开始下意识抵制周围种类更加多样的小吃摊,以及小吃摊旁聚着的那些邋邋遢遢游手好闲的小青年,很怕成为其中一份子。

只是每当放学时分,走过那些热火朝天的个体小食堂,一盆盆冒着香气的炒菜,都忍不住遗憾自己为何不是住读生……至今我对快餐都有着难以名状的热爱。

县城里刚开出第一家像样的超市时,一种叫热狗的电炉子烤肠应运而生,每每经过,见其滋滋冒油,皮开肉绽,浓香扑鼻,心里很受诱惑,可是已经懂得女孩子当街吃肠,始终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尴尬,想着买回家吃,又必定失去其新鲜烫口的风味,不动声色地斟酌再三,还是放弃了。倒是上大学之后,食堂伙食不好,惯常只有两三个菜可选择,于是饭后买一根烤肠成了理直气壮的弥补,那时很少去想肉的内容有多么的深不可测。

前儿妹妹带上海男友回来见家长,夜饭后我们步行到老城区,十字路口人声鼎沸,砂锅米线、臭豆腐、炸菜、烧烤、麻辣烫、串串香、凉皮凉面,摊贩们忙碌着,夜色中腾起阵阵热雾,坐在矮凳上等食物的大多是些少年。想起来,我和我的好朋友们,也曾在晚自习过后的归家路上,搓着手,热切地等待过一碗牛肉小馄饨。妹夫眼球要掉出来,直呼太繁华,我说能比上海的城隍庙还繁华吗?当然是夸张了。或许时过境迁,当我能够坦然地站在街边吃这样的食物时,它们不复我记忆中的好滋味。那一晚,我们走了两条街,竟然没有寻到一碗怀念已久的红糖凉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
后一篇:回乡记(上)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