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家常散记

分类: 日夜有所思 |
表叔在海埂公园务工告一段落,明日将返乡,清晨妈妈与我开车去接他,打算带他四处转转。到公园后门时,正准备给他打电话,却见他已站在一公交站牌下,妈妈连忙刹车惊呼,你等了多久啊?他有点羞涩说,也没有多久。
本打算上西山,但天气不好,云厚,视野恐不开阔。我们提起来,表叔说,昨日放工后已与一同事结伴去过,下山时碰到一阵狂暴的大雨。我们便沿湖边往城中方向驶去,高架桥上,远方天空乌云如锅盖压着整个城市,在建筑物之间留下一线刺目的明亮,我喜欢这样的天色,有点像电影里外星人登陆,顺手拿手机拍了几张。
一路闲聊家常,未几,雨下下来。妈妈问表叔的工作如何,回去有何打算。他一一回答。工地老板的苛待,早餐是头天剩下的变了味的夜饭,一天做足十个小时的工,以及工地上前天出事故砸死一个人另有两人重伤,等等等等。表叔是外婆的弟弟的儿子,也就是我舅公的儿子,很亲近的关系。所以也聊了很多家事。说话间经过西山区大片来不及修整建设的矮房子,表叔问,这是郊区吗?我说算是吧。他没批评昆明真破,这一点让我高兴。
近年来家中有亲戚走访,出门闲逛总有牢骚,“昆明真破”“房子真矮”“公园没有广州漂亮”……我觉得这种比较很土气,城市与城市之间本来就是不同的。昆明发展迟,这种比较就像拿20岁的人和8岁的人比身高,是个人的认知问题。我刚来昆明的那两年,也经常抱怨这是个巨大的城乡结合部,抱怨餐厅服务态度差,住久了,竟习惯了,还生出许多自家人的袒护心情,处处为他们辩解。
绕过高架桥,从巡津街经青年路缓缓进城,打算照例去翠湖晃一圈。暑假里出门不多,今天出去才发现到处都人满为患,本要进公园溜达溜达,虽是微雨濛濛,却被桥上拥挤的阵仗给吓到了,停车想去上个公厕,排队者众,而且还没水。我果断放弃,假期公共设施维护不周,这次我也不好袒护。
圆通山外的那条路很堵,好久好久才朝前挪了一点点,等到我们开车到达金马碧鸡坊附近,已接近十二点。计划去吃过桥米线,虽然无趣,总归是常规项目,重在体验。妈妈看到三市街上的M记,顺口问表叔有没有吃过,他说没有。于是又改变主意先去吃吃M。我最近上火,不能吃炸鸡,在旁边买了一笼灌汤包跟去。说起来这家灌汤包我2008年在附近住院时吃过,现在仍开着,味道还行,真叫人感激。
到处人都很多。我们吃罢一点小食,在步行街转了转,正午时分,太阳晒得痛。这才看到表叔,比一个月前来的时候黑了很多。往树荫浓密处走,正义路居然成了个摆摊的大街,我直说惋惜。我是很喜欢正义路的,因为它多多的凳子,多多的树荫。
走一小会儿就乏了,也没什么目的,就驱车往回。
途中说起表叔的女儿今年考大学,成绩不太好,但马马虎虎的学校总是能上一个。妈妈说到时候要办几桌酒席哦,你们家第一个高材生。表叔不好意思起来,说,是啊,我们家就我读过初中,其他人都还只是小学呢。他停一会儿又自语道,我得和她好好谈谈,出来打工有多辛苦,一定要念书才行。
想起那个小姑娘,我没有见过几次,只记得她眼睛很黑很圆,极像我少年时候的一个好友。据表叔说,小姑娘将我和西西表姐(我另一个妹妹)视作偶像,上次特地要了我一件旧衣去穿,说要沾沾灵气。
说到这些我是遗憾的,很多衣服可以赠人,但因为自己常年生病,总担心犯了他人的避讳,最后不了了之。
送我回家休息后妈妈去打牌,表叔说要独自去逛逛。他方才问我昆明有什么特产,猜想是要给家人朋友捎点东西回去。他父母尚在,妻子常年在家务农,勤劳朴实,他有三个儿女,大女儿今年考学,小的两个是龙凤胎,在念初中,过几天生日。似乎他婚外还有个女朋友,妈妈听他在路上接电话,淡淡劝他要善待发妻。
我到家躺了一会儿,左右睡不实,索性起来整理了几本相宜的书和一个笔记本,在卡片上写着:
“对于女孩子来说,书是最好的礼物。
用布袋子装好,又觉得太郑重了,自己先羞涩起来,毕竟我们连熟悉都谈不上。大概是遗憾念书太少的缘故,我总这样老气横秋不厌其烦地对小姑娘们以及小姑娘的父母们说,“多读书很好,再没有一样东西,比书更能够给人安慰。”其实我还想说,“你要努力走远。”这个,太太太重了点,不敢说。况且想说的话总是说不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