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夜裡娘倆從外面吃飯回來,我洗漱后靠在床上看書,老媽繼續忙活著整理她今日要回老家的行裝。我一會兒看看書,一會兒又看她進進出出的身影,忍不住叫住她,哎,媽。
她停了手中事站在房門口等我說話。
我說,我覺得好幸福哦。
她笑,你是幸福撒,有我這麼好的媽。
我說,就是。還因為全部。
我媽歎氣,仍然笑著,說:可你體驗不了的幸福也太多了。
我說:沒關係,我覺得值得,失去的遠沒有獲得的多。
我媽:還是有關係的,有些東西……
我堅持:我很滿足。
她走進來,在床邊坐下,說:就算你身體好,媽媽也會像現在這樣愛你的。
我說,我知道呀,但是這樣就很好,真的很好了。
她沒再說什麽,一面往外走,一面囑咐我獨自在家若有快遞上門或是送水之類,一定要注意安全。我看著她的背影,心裡酸酸又暖暖的,半晌才低下頭繼續看書。
有天中午我回家,看見地板上兩隻孤零零的拖鞋,忽然一陣驚惶。我知道老媽是出門做減肥了,可那一瞬間不知怎麼就想到,日後還會有很多這樣的日子,回家,而她不在,並且不在這世界的任何地方。便發了那條想念她的微博,事後朋友還問我,以為我媽出了遠門。這個事情我告訴她了,她同樣感喟道,是啊,總有一天是要不在的。說完寬慰我,不過我女兒這麼堅強,會接受下來的。我說我知道自己可以接受下來,因為除此之外也別無他法,可事前想到,還是悲傷的。她表示理解。
年少時候想到假使父母過世,因而悲傷大哭,那是出於對生命真相的無知和惶恐;現在想到有天他們不在,因此黯然落淚,卻是為著一種更清晰的知道和瞭解。我們總會抵達那一站,全面的孤單總會光臨,總會有一天我從書中抬起頭,發現身邊的寂靜是絕對的。
吃到好吃的東西,會將幸福溢於言表,漸漸回歸得似只有幾歲心智,為一蔬一飯而開懷落淚。
我媽為此也有感慨:你也只有吃到好吃的才這麼快樂了……
想了想,她又說:哦,你讀到一本好書,寫完一篇文章,也會很快樂。
因而想起來許多片段,比如在辦公室看書看得樂不可支,旁人問我是怎麼了,我將書中使我發笑的內容講給別人聽,當然換來的是一兩個尷尬的笑臉。我的快樂一直都是很單獨的事情。這份單獨的快樂,唯有她不必多問也可以懂得,也可以感同身受。
在車上聽鄧麗君,黃昏暮色濃,我看著眼前緩緩駛過的電單車人群,問她,像不像台灣老片。她說嗯,像。雖是簡短,卻聽得出來不是敷衍。她拿王菲同鄧麗君比較,說王菲的聲音也很好很好,但始終不如鄧麗君……我補充:不如她溫軟,王菲的聲音溫度更低。她說,哎,真是。有一天我們又聊到激情,我說激情常常使人傷感。她說是啊,是這樣。生活裡有她作伴,真的,很滿足。
我唯一不能見的,是老媽喝多了酒,那時她要抒情,且抒的都是深沉的情,我有些吃不消。前幾日她喝了幾杯,突然說,我常常想告訴你,女兒,媽媽很愛你。那會兒她的表情羞澀,像個未經世事的女孩子。我聯想到她們這一代,她的這一生,或許真的沒有什麽說“我愛你”聽到“我愛你”三個字的機會,於是鼓勵她:我們要勇於表白呀。然後每天晚上道晚安的時候,都會告訴她,媽媽我愛你。
先前對朋友提起,我十分迴避和媽媽抒情,因為情太深,會招架不住。朋友說哪有嘛,我看你們常常都在抒情呀,你媽媽文藝得很。其實我想,她或許是文藝,更多卻是敏感,隨著年齡漸長,她的強悍和堅韌慢慢都要被柔弱代替,我有時牽著她的手,感覺到那曾經柔若無骨的手在生活的打磨下慢慢變得厚實、粗糙……但我知道那厚實堅硬下面最柔軟的部份……她最柔軟的部份,就是我。
有時候我們是與其他母女沒什麽分別的母女,平日裡她看電視我看電腦,她做家務我看書,她減肥我淘寶,她化妝我寫字。有時候我們又有著大多數母女間沒有的默契和諒解,並且習以為自然。事例太多,不勝枚舉,想想總發現她對我的寬宥太多,放任太多,而我對她的體諒遠遠不夠。
上次一起去黑龍潭公園看梅花,我中途心情如喪,她來叫我吃東西,我沒壓住脾氣,語氣極壞地說,你讓我一個人待會兒,我心裡不舒服。我戴著太陽鏡,她湊近我,只怕是看出我要流淚了。我竟將臉別開說,唉,不要看我。
……
去年出第一本書的時候沒有送給她,因為是十分稚弱的言情小說,羞於上呈。今年這一本書,第一就是送給她,工工整整地寫下:“媽媽,生命這本書,是您和我一起在寫。謝謝您。”
歲月漫漫,隨便捧起一掬,都幸福到傷懷。如此,有情可抒,有人可訴的時候,又何苦憋著忍著。終有一日她是會不在的,到那時,我去哪裡說與她聽呢。所以別笑我抒情,何妨抒情。我知道生命必是有遺憾,只希望這善待多些更多些,遺憾少點,再少點。
今晨醒來,知道她乘早班機,必定已經悄悄離家了。想到此,竟然連起床的動力都沒有——冬來困乏,我總是憑著要給她做一碗減肥營養粥才能在寒冷和疼痛中振作起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