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处盛开。他人的眼光
(2012-03-16 16:29:26)
标签:
杂谈 |
分类: 今生今世 |
我从小就是个胖子。不过胖并不妨碍自恋。原先我羞于承认自己自恋,但必须坦白的是,在生病以后,折磨我最多的竟不是身体的疼痛,而是病痛带来的各种毁容。
休学后复学,我插班进入低一年级的一个陌生班级念书。
开学的第一节课是晚自习,我混在一群学弟学妹里心情复杂地走进教室。阔别长长的假期,教室里寒暄四起,原就相熟的他们或选择自己的老位置,或和要好的伙伴坐在一起。我茫然四顾,幸好有个认识的学妹独坐着,自然而然地过去在她身边坐下。崩溃的是,直到那天晚自习快结束,身边的学妹才低声惊呼:你是兔子啊?!我一点都没认出来,还以为是哪个陌生人这么自作主张地坐过来了……
学妹后面的话可想而知:你怎么胖了这么多!完全两个人!
我尴尬地笑过之后默默崩溃,厌学情绪立即膨胀。
·他人会怎么看
他人的眼光,是我们一生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如果世界上没有镜子,人类只能从他人处获得自己的映照。所以并不奇怪,为什么每当我们的自身情况发生改变,遇到突发的不幸事件,或是仅仅是就某件事情做出决定时,第一时间想到的,经常是他人的看法。
有一种例子很让人心疼。我们绝对不乏这样的听闻,某个女孩被侵犯后,因惧于他人的看法,主动放弃了寻求公正的权利。而对于病人来说,身患恶疾所带来的羞耻感也决不轻松。
一位女友在报社做美食栏目,进出各种腐败团,很多人羡慕她有好口福,有次她却苦不堪言地对我说,这些年从没有吃饱过。虽饭局中不乏精美可口的菜肴,但她顾忌着别人的眼光不多下箸,末了总是深夜家中煮泡面。
通过他人的眼光来审视自己,从而定制严苛的生活标准,很多人一生都是如此。可有时我们是否分清,那究竟真是他人的眼光,还是自己不安的投射。
复学一年多的时间,我一直生活在“我是个丑陋的胖子”这样的自卑里,很不快乐,非常压抑,三番五次想要退学。最后虽未退学,却是倔强地随原来年级的同学参加了高考,随便拿张通知书就从高中生活中仓皇逃窜。
很久之后想起来,最嫌弃我的,其实是我自己。
在意他人的眼光有可能让我们更加完善,但正如你不可能穿上所有人的裤子那样,你也不可能符合所有人的评价标准。如此在意的真正原因,是由于我们缺乏独有的那根标尺,尚未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评价体系。我们没有根基。
一个没有根基的人,任何外界的风吹草动都可以引发他心里的灾难。他不知道自己的方向,在人群中一忽儿跟着这人走,一忽儿跟着那人跑,最终没有到达任何地方,只是成功地迷失了灵魂。狼狈如我,为了逃避“他人的看法”,连滚带爬地扑进一所糟糕的大学。很显然,我的问题并没有解决。
当你感到被“他人的看法”所困扰时,不管是否确有其事,都说明当下最需要的是认识自身,完善自身。因为只有建立了完善的自我,有明确的价值观,你才能在重重标准的包围中,对事物做出稳定且有效的评价。这种评价会帮你找到要去的方向,而并非循着地面凌乱的足迹。
兔子曰:
每个人的标准都有不同,与你长伴的只有自己,也就是说,你才是你需要取悦的对象。问问你的心,是否能诚实地回答出,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得到答案后,剩下的就是一步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