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收到一封常来这里的叫“溪湄”的读者来信,内容就不粘贴了,将回信贴在这里,也贴给另外一些前来关心我安慰我然后被我的“冷漠”击退的朋友,谢谢你们的爱护。如我所言,你们对我来说,犹如一个个拿着手帕的人,我知道你们怀抱着前来止血的善意,但有时候且学习中医放任一下“放血”吧,其实有益无害。
——————————
溪湄:
你好。首先谢谢你给我写信,收信的人有被需要的愉悦,所以,
不管是求助,诉苦,还是其他什么,都没有关系。放心,我有空就会尽量回复你。:)
信我已经看过了,大致有这样几点可以说。
1、关于我博客上的话和评论。
你不要误会,你没有说什么蠢话,也没有做什么不妥的事。遇到有困难的人会去安慰,那是我们每个人的本能反应。当然,对于我来说、对于任何一个长久生病的人来说,有时候诉说抱怨只是排遣痛苦的一种方式。你知道痛苦一定是不好的情绪,把它排遣出去就会舒服很多。但前来安慰的人,都拿着一张试图止血的手帕,看似给伤者安慰,其实反而阻止了有害情绪的释放,增加了伤者的压抑。
你也曾经生病受伤,所以想一想就能明白我的意思。痛苦的人,我们能给予的最好的,就是沉默的长久的陪伴。因为实质上任何安慰都不会带来身体上的好转,你明白。我有时表现偏激,做一些恐怕伤害了你们关怀之心的举动,比如在博文里牢骚或关掉评论,这里也向你道歉,其实我深切知道,你们是好心。
2、关于你说内心有话想说必须的释放。
我对文字的态度是,写作从来没有范本,只要它是你真心想说的,对你而言就有价值。
我们抒写,无不是经过了一个自言自语到慢慢有人旁观、再到产生共鸣的过程,实际上最后你的文字能够获得多少掌声那只是一个意外所得。之前有人问我,百度文库盗用作者文字的事情我怎么看。我说与我相关的事情只有写而已。是的,如果你足够想写,就不会因为不被认同或者说不被发表、不被理解所阻拦,只要你足够想写,谁都没办法阻止你写下去。你需要看清内心最真实原本的表达,不用考虑它是否精致美丽,甚至不用考虑它是否通顺,写下来即可,想一想,诗人也许就是这样诞生的呢。
写,是我所认为的,我们能够拥有的,最大的自由。
而纯粹私人化,不为投稿或者取悦任何人为目的地写,无疑是最最自由的。
3、关于你的“小说”。
我为什么加引号呢,因为你的三篇故事更像是一个女生的日记本,而并非小说。《爱到荼靡花事了》的写法明显模仿当下一些杂志小说的痕迹;《夏日鸣奏曲》比较像自己内心的独白;《信徒》则是文摘体小品文的一次尝试。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是《夏日》,觉得很清新,虽然情节并不曲折离奇,但细节使得文字闪光。《爱》一文里,故事线索不清楚,我的建议是如果在不熟练的前提下想做此类杂志化的练习,那尽量以顺序的方式去写一个故事,踏踏实实地写,写人物形象,写故事发展,不要惶用倒序插叙之类的,容易显得乱。《信徒》则比较多刻意为之的痕迹,也就是说,我不觉得这个文章里有多少内容是你真正想写的。
想清楚自己到底是想要做一个杂志写手,还是自由写作者。写作的目的,到底是如你所说“胸中有,必须释放”,还是急于在这件事情上获得旁人的认同。如果是想做成功的杂志写手,那就多看杂志,多接触吸收各类新闻资讯,杂志类文字其实并不难,仔细看就会发现一定的套路,大量的资讯加流畅的文字,只要你努力练习,一定会熟能生巧。如果你想做的是自由写作者,那就不要顾忌,随意地写,以手写心,相信我,总会有人前来与你产生共鸣。
但不管哪一种,都是必须要多写的,这一点上,没有捷径。
夏天来了,是吃冰淇淋和穿裙子的时节,祝开心。
沈熹微
p.s 关于评论,在我觉得有必要交流,和希望听到讨论的文章下面,我会开放评论。
其余就仅仅是任性的自我的不需要改变和交流的表达。望体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