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丁酉沈熹微
丁酉沈熹微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048
  • 关注人气:1,03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帖:支持信天助学之:捐猪行动(望月)

(2011-01-19 16:34:26)
标签:

杂谈

分类: 别处都得到

   

 

望月:“宁蒗走访一路的所见所闻都在不断震荡着我原有的观念,相比起所谓“尊严、公允、透明”,赤贫使一切变得复杂难言。随便发表貌似公允的言论容易,可真正做事,很难。我把一路上所有的疑虑都忠实记录在文中。”

 
   http://blog.tianya.cn/blogger/view_blog.asp?BlogID=32132&;CategoryID=1105908&idWriter=0&Key=0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32132&;PostID=10204375&;idWriter=0&Key=0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32132&;PostID=10220942&;idWriter=0&Key=0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32132&;PostID=10241100&;idWriter=0&Key=0
  

————————————————————————————————

 

 

转帖:支持信天助学之:捐猪行动(望月)



    记得几年前信天谨游在派我去宁蒗考察助学情况时,还说有条件的话给孩子们捐头猪,争取让他们每月吃上一顿肉!惭愧的是一路走访,不但没实现这个愿望,反而成了“灭鸡别动队”,每到一地,老师们便盛情杀鸡,非要款待我这位“远方来客”不可。一方面说明当地民风淳朴热情,另一方面也说明他们对有心助学的人多么尊敬,恨不能倾其所有来回报款待。最近,信天在淘宝上开店“售猪”,已成功用网友们捐助的钱买了猪,举办了2011年元旦慈善晚宴,宴请了云南和四川贫困山区51所学校大约18000名师生吃了一顿肉。

    这项活动还在继续,所得款项计划在2011年六一儿童节前后再举办一次猪宴。港剧里常有这样的台词:“为善不落人后……”,有心人士都去捐猪吧,一份16元,捐十份也不过是城里的一顿饭钱(07年信天给我算了一笔账,当时一头猪的价格大约是一千多块,如今物价上涨得这么厉害,大概一千多都打不住了),长年吃不到肉的山里孩子,就能快快乐乐打顿牙祭。

捐猪行动集结号:淘宝店地址

    为了帮助大家了解山里的孩子生活有多清苦,这里再贴一遍我在西部河中学的走访日记。非常惭愧,当时我非但没能实现捐猪愿望,学校的老师反而执意杀猪款待。这份内疚一直藏于心中,籍此次“捐猪行动”,终于得以偿还:)

云上的日子——宁蒗山村中学走访日记(9)


    【插曲】贴完这篇,在围脖上看到这样的言论:

    @王佩:尊严是穷人最后的存折,丢了,就真的什么也没有了。那些到乡村送肉的网友,完全让孩子们可以关起门来吃,也不拍照片,不按手印。现在的行为,是赤裸裸的市恩,是用他人的尊严换自己内心的小温馨。严重鄙视之!

    一时之间非常难受,再一次深刻感受到做事之难。当初信天派我去宁蒗走访,一路不厌其烦拍照留证,就因为要让千里之外的捐助人们尽可能多的了解情况,否则就凭你一张嘴说,谁能相信。再说现在各种骗局这么多,稍微一点不慎,便有可能摧毁人们本已相当脆弱的信心和热情。可悖论也由此而生,你拍照写文吧,有可能招来“作秀”的质疑,就像前面这段言论;你默默做事吧,又可能因为信息不畅而导致“骗局”的猜想。反正只要做事,总难招来各种议论,毁誉参半。不做事是最安全的,仿佛也拥有了“绝对正确”的评判权。

   

    幸好网上也有明理的,随即我看到这样的回应:

    水木丁:看到孩子们吃大肉肉的照片,我就觉得看着好开心呀,小朋友们真可爱,如果我是捐赠者,我也还是希望把照片给我也瞧瞧,让我也跟着开心开心呀。大过年的,大家彼此让彼此高兴一下,一起欢乐一下,这不过分吧。扯那么多谁剥夺谁尊严啊,苦情啊,严肃兮兮的,你们都是苦菜花儿啊。

    在欣慰和气愤两种强烈情绪的左右下,我还给认识水木丁的熹微留言,请她转达我的感谢,同时希望有兴趣的都看看我当年的走访文字:一个根本不是任何概念能解释,晦昧艰辛的乡村。在这里,“尊严、公允、透明、权利”等词汇多么无力,赤贫是遮蔽所有的黑色背景。我把我的所见所闻,包括许多的疑惑反思一一记录下来,虽说不能还原一个百分百不带主观色彩的乡村,至少我尝试着放下一些固有观念,只是去看,去试着用另一个角度体会——对我是暂时,对我走访的对象,却是无法摆脱、唯一的现实的,那个世界。

    之所以一时有些情急,是因为这些年看着信天他们的助学计划是如何艰难然而持续地在坚持、推进。信天绝不是个理想主义者,他也屡次表示:理想主义救不了乡村的孩子。别指望去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设定的目标过高,反而什么都干不成。所以他并不希望理想主义者来做助学的工作。让孩子多认几个字,多学一些四则运算,哪怕将来他去乡里赶集,会自己算帐,就已经不错了。信天也不主张所谓的倾其所有去帮助别人的“高尚行为”,他说人只有尽好自已应尽的义务,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好,孩子教养好,父母赡养好,这之外还有余力,再去资助学生,如此资助才是愉快的,才能维系长久。他自己正是这样,有自己的公司,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每年存下一笔钱,就飞赴云南走访学校,解决一些助学方面的具体问题。青青大概都习惯了信天的来来去去。

    信天常说,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有时间的出时间,事情也就做起来了。其实就是咱中国古话——众人拾柴火焰高。我清晰记得为助学做的第一件事,非常小,不过是跟青青一起,去云大新校区帮一名捐助人给学生送学费去。我们只是付出了我们的时间和来回公车钱,但我们也在为助学出力。

    最初的气愤过后,也渐渐想通:大家现在一看见什么第一反应就是质疑,也说明如今的中国社会多么缺乏诚信,人们总认为事情不那么简单,肯定有不为人所知的内幕,或者别有用心。而许多时候,也证明了无论多么离谱的猜测,都是对的。

    所以,我们该做的还是要做。选择相信还是不相信,也是自己的事。不过只要事情持续在做,我相信相信的人会越来越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Lisa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