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san的盒子
标签:
杂谈 |
分类: 别处都得到 |
现在想起来,总觉得那不是第一次去Susan的家。
去年5月,邻水的天气比想象中冷,但Susan家里却有种比外面更冷的感觉,也许是因为堆满杂物,光线较暗,她一个人在家,还有一只猫。妈妈上班去了,她说,每天妈妈很早就要出门去上班,直到天黑时分才能回来。
认识好多年了,过去我们见面的地方是别的城市,医院病房,这是第一次到Susan的家。她房间比我想象中大很多,当然也空,一张床,右边一排书柜,左边是电脑和打印机,有个窗台,Susan的猫常常从那里钻进钻出,窗台上有些药瓶子,废弃的卡纸,也有光照进来。这样夹起来的一个小世界,Susan生病之后,最多的时间都呆在那里。
头还是很痛吗?我问她,无法切除的脑瘤困扰她这些年,这种问题其实又傻又无力。
嗯。她说,有时很痛,吃药也无济于事,痛的时候只能躺着,什么都做不了。
我注意到她床边的地上有只小筐,里面放着一些布头和针线,那时候她刚刚在家里开了一间淘宝店,做一些手工,自己设计卡片,以及刻录各种音乐CD。针线活竟然很好,至少比我好太多,我拿着一块花布爱不释手,她有点羞涩地在旁边一直说,做得很糟,做得很糟。
其实只要在Susan店里买过东西的人都会知道,她不只做得不糟,而且还尽可能做到最好。我听她讲起对CD盒子的讲究,对一些找不到封面的CD包装盒的设计,甚至小到一张封口的贴纸,她都想尽可能做到最好。如果没有生病,她应该是个很棒的设计师。她对作品的精益求精,在我看来有时到了过于执着的程度。可是只要有买家在事后告诉她,很喜欢,谢谢她的用心。就是这样简单的一句话,所有辛苦都值得。
作为朋友,我在Susan店里只买过不多的几张CD,其中有张代青塔娜,是她推荐给我,后来我转赠给了当时一个很要好的同事。那是些听起来很舒缓让人放松的音乐,呵,我的意思是说,Susan总是能找到最好的,并且最适合的推荐给你。今年我去北京住院之前,又在网上托Susan做了两张尺八,其中一张被我带到北京,送给初次见面的水木丁。另一张在我的身边,偶尔觉得浮躁难安的时候,就会想到拿出来听。
从2004年认识到现在,各自都算有几次生死,当初一起玩的朋友最近结婚了,拍了漂亮的婚照,有的成了知名专栏作家,名字印到国外的大报纸。Susan也不是过去那个沉溺于绝望的女孩,有一天我看到她的签名:任何事情都不能剥夺我追求快乐的权利……大概是这样一句话吧,我感慨了很久,时间过去了,我们长大了,身在其中的人会知道,这过程是如何不易。
昨天整理书柜,翻出一本米色布面滚着紫色碎花小边的笔记本。心里微微一软,这是去年我们分别时她送给我的小手工。Susan说,是我熬夜做的哦。说的时候她语气是小小的骄傲。那种骄傲,在她灰暗简陋的房间里,有点像一盏灯。
地址在这里,如果大家想要买碟,或者听到好听的音乐,就去找Susan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