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阅读札记(三)——柯林斯与约翰

(2023-04-25 16:14:33)
标签:

简.奥斯丁

理智与情感

傲慢与偏见

分类: 阅读

我的阅读札记(三)

——柯林斯与约翰

 我的阅读札记(三)——柯林斯与约翰


 .奥斯丁的六部长篇,部部写的都是爱情与家庭故事。读后你会发现,每一部都有精彩的令你反复咀嚼并称颂的主要人物。如《傲慢与偏见》里的达西与伊丽莎白,《理智与情感》里的埃莉诺与爱德华。

如果拿舞台剧来作比,这些人一定是熠熠生辉的令观众注目的主角,

然而看了这两本书,有两个非主要人物,却一直在我脑中闪现,挥之不去。一是《傲慢与偏见》里的柯林斯,二是《理智与情感》里的约翰。论地位,他们均从属于配角,然而却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如果说,达西与伊丽莎白、埃莉诺与爱德华是艳丽的红花,那柯林斯与约翰就无愧是碧绿的绿叶了,有了他们的围绕与衬托,主角们才形象立体坚挺,血肉丰满起来。他们的存在不可小觑。

世界各国发展的历史,无一不是一部男权主宰的社会,老牌英国岂能例外?在简.奥斯丁生活的十八、十九世纪,正存续着一种有利男权而彻底剥夺女子利益的制度——遗产继承法。若一个家庭的主要人物去世后,却无男继承人,则必须在近亲或远亲里另寻一个男子来承继遗产,妻子和女儿则无权继承!

柯林斯和约翰则应运成了幸运儿。

    对于这两个人物的刻画,作者是倾尽了全力的。既写出了他们的共同点——贪婪、自私、圆滑,又将他们“丢”入不同的情景里,让他们尽情“表演”,以至于各有其貌,各见其心,绝不脸谱化。

   先说《傲慢与偏见》里的柯林斯。柯林斯出场是一个25岁的青年,个高且肥胖。看起来“他的气派端庄而堂皇”。柯林斯其实“并不是个通情达理的人”。“他也算进过大学,实际上不过照例住了几个学期”而已,本是个蠢材的他,“生活过得很悠闲”,一方面因他当上了汉斯福教区的牧师,这是个肥缺,权利又大,另一方面又得了当时颇有名望的咖苔琳夫人的提拔与种种优厚的待遇,自然飘起来。于是 面对地位不同的人,“他一身兼有了骄傲自大和谦卑顺从的两重性格”。

     就是这样的一个柯林斯却鸿运高照,命运眷顾他作为远亲来继承班納特先生家的遗产了!班纳特先生年事已高,已经到了交代后事——遗产继承的时候了,然而可悲的是他只有五个女儿,没有一个男丁,无奈之下只好选了从未见过面的表侄柯林斯作为继承人。柯林斯是得了便宜又卖乖,在给班纳特的信里虚情假意地说“我侵犯了诸位令嫒的利益,真是深感不安,万分抱歉……我极愿給她们一切可能的补偿”。并表示为了增进感情,决定来班纳特家拜谒并住上一周。这让班纳特太太和她的女儿们稍微放松了紧张的神经,认为“他倒是个很有良心,很有礼貌的青年”。果真如此吗?你看他来班纳特家后,一面再次表示“这件事可苦了表妹们”,再三保证“我上这儿来就是为了向她们表示我的敬慕”。然而 当天午饭后,柯林斯“他把客厅、饭厅以及屋子里所有的家具,都仔细看了一遍,赞美了一番。”“柯林斯先生爱慕的才不光是她们(小姐们)呢,他原来是把这些东西都看作他自己未来的财产了”。他的到来,其一就是来探虚实、摸清班纳特家底的,

柯林斯做客的一周,是双方了解互探虚实的一周,在班纳特一方,则看到了柯林斯不学无术,喜攀龙附凤,贪恋财产安逸的一面,对他敬而远之且失望且鄙视。但柯林斯来做客的其二之目的则是要在班纳特如花似玉的五位女儿中,挑上一位做太太,这就是他信中说的“所谓的补偿的计划”。“他很为这计划得意:既妥善得体讨好了班纳特一家,又显得慷慨豪爽。他的如意算盘打得真好。他一点也不以自己仅是个远亲——主人家的表侄而谦卑,反倒由着心性像挑选物品一样挑选起来。他先挑的是最美丽的大小姐吉英,但遗憾人家订婚在即。他毫不气馁,转而向同样出众的伊丽莎白求婚。这让品格不俗的伊丽莎白大为反感,立即拒绝。在柯林斯看来,自己的条件桩桩都在班纳特家之上,要你伊丽莎白做我的太太,是抬举你,你竟不答应,简直是不识抬举。柯林斯是不达目的不善罢休的人,他开始了软硬兼施的进攻:“我觉得我向你求婚,并不见得就不值得你接受,我的家产你决不会不放在眼里。我的社会地位,我同咖苔琳府上的关系,以及跟你府上的亲戚的关系,都是我非常优越的条件。尽管你有许多吸引人的地方,不幸你的财产太少,这就把你的可爱,把你许多优美的条件都抵消了,不会有另外一个人再向你求婚了”。听听。柯林斯多么地刚愎自用、自命不凡!居高临下的说辞,哪里是向可爱的姑娘求婚,分明就是在做交易,交易中又竭力压价贬低对方,甚至预言,如不嫁我,这辈子就没人要你了!所以简.奥斯丁在刻画柯林斯的嘴脸时不惜笔墨,冷观其变,层层剥离,着力鞭挞,让男权继承人的丑态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也突显了伊丽莎白不慕钱财,不畏权势,一心追求真爱的品格!

再来看看在《理智与情感》一书中的约翰吧。

达什伍德先生在书的开篇之初,就死了。他有两段婚姻,与前妻育有一子约翰,与现任之妻则生了三个女儿。当然他知道自己一死,他的妻子和三个女儿什么都捞不着了,于是在闭眼前把已经成家的儿子约翰喊了来,“强支病体,无比急切地千叮嘱万嘱咐,要他一定照顾好他的继母和他的几个妹妹”。约翰不像家里的其他人那样重感情,不过,在这样的时刻,受到父亲这样的信托还是颇受感动的。他承诺一定会尽他的所能让她们母女的生活过得称心舒适。别说老达什伍德能放心地闭上了眼,连我这个读者都信以为真,他可是最近的“近亲”啊。

说良心话,约翰当初对父亲的许诺不是违心地敷衍。他就是个耙耳朵,软弱自私没主张,如果他娶的是个贤妻,就会被引导成一个善良无能的好兄长。可是作者没做如是的安排,他就成了个冷漠可恨的人。简.奥斯丁将这个人物处理得与柯林斯不同。柯林斯很活跃,为了继承遗产,巧舌如簧,四处出击,终于如愿得偿。而约翰则不同,他唯一的大动作便是在父亲刚一死立即搬进了继母的家,俨然做了新居的主人。进来后,他每遇事必会向诡计多端的妻子请示,关上门商量有关“承诺”照顾继母和妹妹的事了。约翰和妻子深知,所谓的照顾,无非就是出钱。那可是像割肉一般痛。于是在妻子的“开导下”约翰开始做起了减法。

先是打算补贴妹妹一人一千镑,约翰觉得这是负担得起的。妻子丝毫不赞成,这就等于从自己儿子手里抢走了三千镑!理由是,三个妹妹只不过是约翰的异母妹妹,根本算不上至亲骨肉。不行!于是约翰打算减半,每人五百镑,也足够了,更负担得起。妻子说,我就是一个子儿也不给,等她们的母亲一死,她们每人都能从母亲那里分到三千多镑。约翰觉得此话不错。但想到曾对父亲的承诺,怎么也得有所表示吧。于是又提出“与其去帮她们,倒不如在她们的母亲活着的时候帮帮她——我是说比如给他一笔年金之类的”,决定一年给个一百镑!妻子说,如果继母再活上十五年,我们可是上大当了。约翰断然说:“十五年?她连一半都活不上的”!最后密谋的结果是,不必给钱,到继母搬家时,帮忙找找房子,帮忙搬搬家,才是实惠的事。

结果呢?达什伍德太太实在难以住下去,自己托朋友在远方租了小住宅,搬家时,声言会“帮帮忙”的约翰借故没有露面。约翰的妻子见到婆婆将自己的漂亮瓷器运走了,心里那个疼啊:搬到那样小的房子里,也配用?

这就是另一个模样的继承者:贪婪成性,不讲亲情,不守信用。

其实在简.奥斯丁的其他几本书里,也有写到类似柯林斯与约翰一样嘴脸丑恶的继承人。200年过去了,无论东方西方的法律女性地位都有了极大的改善,只是人心依旧。看看我们周围,像柯林斯和约翰的还少吗?所以简.奥斯丁的小说魅力至今不减!

此文曾刊登在《静.安》  杂志         2022101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