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毛姆——《毛姆传》读后(二)毛姆:勤奋、自律,成绩斐然

标签:
毛姆戏剧大师小说之王 |
分类: 阅读 |
说说毛姆——《毛姆传》读后
(二)毛姆:勤奋、自律,成绩斐然
毛姆,九十二岁的人生,星光璀璨,成绩斐然,已然雄踞世界文学的巅峰:
戏剧,30部、长篇小说,20部、短篇小说全集4部、游记、随笔,12部,另有其他作品7部。 如果单从数字来看,并不庞大惊人,现代粗制滥造的作家,动辄百多部作品不几年就可写就。质量呢,能同毛姆同日而语者几何?
这里信手拈来一例:
1907年10月26日,毛姆的第一部戏剧《弗雷德里克夫人》在伦敦上演并引起轰动。第二年,毛姆的四部戏剧在伦敦西区同时上演,创下了作家同时上演剧目最多的纪录,并过了整整一代的时间(约十三年)才被打破。他被媒体冠以“英格兰剧作家”。1908年的伦敦,一直沉浸在毛姆戏剧的狂欢之中,请看演出的场次:《弗雷德里克夫人》422场、《杰克.斯特劳》321场、《多特太太》272场,最少场次的《拓荒者》也演出了48场!毛姆的名字和他戏剧的名字随处可见——被称为“毛姆四重奏”。毛姆说:“我的成功是壮观的、始料未及的”。但有谁知道,他在戏剧界的成功足足花了他整整十年的时间,才叩开了一个个剧院的大门。他的处女作《弗雷德里克》曾被十八家剧院经理拒绝过!毛姆是个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勤奋作家。
毛姆的短篇小说,也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声誉。例如《雨》,是一篇较长的短篇小说。一经发表,即引起轰动。评论界普遍认为这是“一篇纯粹具有讥讽意味的惊悚杰作,无可挑剔”。《雨》一次次再版,并被改编成舞台剧、音乐剧,甚至,还改成了舞剧。这在短篇小说界绝对是罕见的。他的长篇更是电影编导演垂青的素材。
边读传记,边被毛姆的自控力与自律所惊讶。他一生起起伏伏,行踪不定,贫富有变,然而,唯有博览群书不变,每天写作不停。对毛姆而言,写作不仅是他的职业,也是他的生活。他从来没能说服自己有什么事比写作更重要。他不计环境的优劣,一直坚持雷打不动的写作习惯。
毛姆曾经有过十几年的婚姻生活,他与妻子西里尔严重不睦,家里被西里尔搅得沸反盈天,这样恶劣的环境对作家的创作是致命的不利。但,毛姆依然能在与妻子对吵之后,将自己关进书房,一写就是好几个小时,丝毫不为书房外妻子的咆哮所干扰。那段婚姻持续期间,照样有名篇不断产出。
再譬如说,与西里尔离婚后,他为彻底摆脱西里尔,去到法国南部,置了产业玛莱斯科别墅,过起了奢华的,宾客盈门的生活。客人们在别墅里随心所欲,主人毛姆的生活节奏依然故我——上午早餐后,进别墅的最顶层书房写作(这书房造在顶层,也为写作不受干扰),雷打不动。有时置身客人之中,见读书时间一到,马上抽身而出,重返书房。别墅里常有客人喝得醉醺醺,毛姆仅喝一杯鸡尾酒,在他的一生里,从没因饮酒过量而误过写作。毛姆不仅对酒有自控力,而且,他要求自己的一切举动都应有利于写作。他自小体弱多病,特别是上呼吸道容易感染。所以,无论多忙,他都定时去骑马,去游泳,去到郊野小住,所以,到老,毛姆都有一副好身材。
到了晚年,已经名利双收,一般作家或许陶醉的陶醉,享受的享受,对于再创作,可能已经慢了几拍,甚至是净吃老本了。毛姆是个特例。晚年的他,曾说,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就是坐在写字桌前运笔如飞。他给自己定了规矩严格遵守:每天工作三小时,不多也不少。那时的他,因几十年的写作累坏了手,他不得不戴一副带拉链的粉红色弹性连指手套。防止手部重复扭伤和循环不良。就是这样,他坚持着把心中取之不尽的故事,一个个地掏出来,献给他的读者。
但凡能自律一生的人,总是有明白的动因的人,也就是说,他知道自己要什么,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这要从的他的童年说起。毛姆八岁丧母,十岁丧父。原先在巴黎的优渥生活从此消失,回到英国开始了与叔叔婶婶共同生活,那生活是寄人篱下的,是贫穷的,是孤独悲苦的,有时喝下午茶,他仅能从叔叔那里分到一个鸡蛋的小尖尖。孤独让他有了口吃病,从此他默默看书,在脑子里编排故事。他幻想大了写故事,那肯定是一件快乐的事。后来,这个愿望越来越强烈,直到实现。直到他的付出换来了衣食无忧且跻身上流社会的生活。至此,富裕后的毛姆乐善好施,也不难寻到源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