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桑胜月
桑胜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181
  • 关注人气:10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 海上仙山——圣米歇尔山

(2010-08-31 17:03:39)
标签:

海上仙山

古堡

古城

教堂

旅游

分类: 旅行

                 (三) 海上仙山——圣米歇尔山 

(三) <wbr>海上仙山——圣米歇尔山

                                       圣米歇尔山全景

     凡游法兰西,旅行社一般不会浪漫地把你带到边远的诺曼底地区的圣米歇尔山去的,尽管他们常说:“没到过圣米歇尔山,就不算到过法国。”

    其实,自助游去一次圣眯歇尔山还是便当的:从巴黎乘一个多小时的高速火车,到蓬特尔松小镇,然后坐大巴再花一个半小时即可达。

   下了车,向前远眺,你的眼睛保准大亮:在宽阔无垠的草地、滩涂中,一座锥形之山兀然凸起,山顶细细的教堂塔尖直指云霄。有蓝天白云的衬托,你简直忍不住要惊呼了:啊,仙山!

    圣米歇尔山,原是一座三面环水的小半岛。岛围900米,海拔88米。一面有宽阔平坦的堤道直达山脚下。圣米歇尔山,因了公元708年一红衣主教遵循神的指点,在岛上为大天使长圣米歇尔建造了一座教堂而得名。后八百年又陆续扩建了以梅韦勒修道院等为主的六座哥特式建筑群,至此,这个小岛俨然已成了一座要塞,一座古城堡。它在英法百年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都是唯一一个没有失守的军事要塞,因而名垂于世.

(三) <wbr>海上仙山——圣米歇尔山

城门前有吊桥

(三) <wbr>海上仙山——圣米歇尔山

                        窄街和人潮
    迎着大西洋海风,踏着堤道坚实的路面,尽头便是城堡大门。大门前地面覆盖着巨型钢板,两边由钢索牵拉着。在古代,一旦有敌人来犯,钢板即被拉起,将城门挡个严严实实。进入堡内,道路尚属开阔,像是进入了城市街面。然而随着盘旋而上的街道走去,街道就越发地陡,越发地窄了起来。两边小商品店、饮食店、咖啡店、古玩店林立,人流如潮。有人戏说像上海郊区的周庄。此话差矣。周庄的地面煞煞平,那有兴奋攀缘的感觉?周庄的街道虽不算宽,但哪像这里抬头见到的是一线天?进山看堡看教堂,鳞次栉比,美不胜收。我从一个平台向下俯瞰,居然看到一方如篮球场般大小的墓园,想必那是历代已故神职人员的安息地了。(三) <wbr>海上仙山——圣米歇尔山

                         古堡中的墓地

 

(三) <wbr>海上仙山——圣米歇尔山


               外面的道路人较稀少

   下山,我们选了外围的山道,人流相对稀少。极目远眺,大西洋波光粼粼,银色的海鸥近岛翻飞,身边是鸽子闲庭信步。转视陆地,海滩、草地和堤道边停泊的车群极为壮观。据说,这里每日潮起潮落,最大时,潮水可将所见之地统统淹没,让圣米歇尔山成为一座孤岛。落潮时,海水最远可退至18米之外。

(三) <wbr>海上仙山——圣米歇尔山


                     空中海鸥翻飞

    出山寨,忽见一修女裹着白色的头巾开着银色轿车从侧路侧门悠然进了古堡,一下子将我从古之幽情里拽了出来。(三) <wbr>海上仙山——圣米歇尔山
                  我在古堡

     此次游了不同别处的米歇尔山,虽累,但颇为值得.

                                

      (以上照片多为我外孙女12岁的贝贝所摄)

        2010年9月14日此文刊于新民晚报"旅游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