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大学的灰色途径

(2010-08-09 21:30:35)
标签:

大学

点招

特长生

高考招生

权钱交易

潜规则

杂谈

 体育特长生100米跑超不过女生;音乐特长生不识五线谱;美术特长生连基本的素描都不会。高校招收特长生,已成为北京高校中的不法人员利用职务便利牟取金钱的重点区域。(8月8日 《新京报》)

  这事儿说起来也算不得新闻了,因为古代也有类似的事情——我国汉朝流行着一则童谣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行,父别居。寒清素白浊如泥,高第良将却如鸡。”

  一直以来,我天真地以为上大学不外乎两种途径:学习好的,能拿分的,去高考;学习不行但又特长的,去当特长生。今儿才蓦然发现自己不过是只井底之蛙,学习不行,没有特长但有权或者有钱的,照样可以把人包装成特长生往大学里塞。确切地说,这类人也不叫没有特长,他们所拥有的权和钱在现今是最为独特最为管用的特长了,只是这类特长始终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从来没有光明正大地露出庐山真面目过,但偏偏人们又确定一定以及肯定这种特长的存在及其强势。

  当然,这类学生一旦进了学校其特长生身份便暴露无疑,中国人都知道,他没有明面上所说的特长,却有着暗地里超级强势的特长。一般情况下,没有人会无聊地去对他指指点点,相反,可能会和他相处融洽。对于这种现象这类人,人们已经是司空见惯了。

  无独有偶,另一条上大学灰色康庄大道近日在江苏的一些中介被公然定价叫卖,这要价还不低,动辄上十万的。这条康庄大道的路名叫做——点招。所谓点招,就是对一些分数达到最低控制线而又上不了学校投档线的考生,以指名录取的方式录进来,享受普招学生的待遇。

  这个待遇原本是仅仅给予高校教职工子女的,在规定上在制度上都很严谨。然而,制度恢恢,不疏却漏。这些名额不知为何有部分流到社会人士手上,于是便有了叫卖点招名额的生意。高考分不够?没关系,钱可以帮你补分数,让你顺顺当当进大学。

   甚至,点招生意还由此衍生出了每年暑假时候层出不穷的骗招事件。每年,在报纸上都可以看到一些家长被打着点招旗号的骗子耍的团团转,大把大把的钱砸了出去却颗粒无收的新闻,在新闻后面总会有相关专家在那里指点迷津,无非是说些要走正规途径、要官方云云的废话。这道理谁不懂?那些家长难道就这么没脑子?往往那些受骗家长生意头脑是顶呱呱的,挣的钱可以砸死一百个所谓专家。那为何他们还会受骗?原因很简单,灰色途径是有的,但你们找错路了。试想,邻居家的孩子成绩还不如自家孩子,照样贴了钱往名牌大学送。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望子成龙的家长还不趋之若鹜?可惜,大多数人是病急乱投医,找错郎中了。

   “特长”生和点招这两条灰色途径的存在,对于我们这些正儿八经辛辛苦苦经过高考考上重点高校的草根学子而言,似乎是相当地不公平。但中国人都知道,在中国有一种规则叫做潜规则。不论你是如何地自视清高,你迟早都会掉进潜规则的泥潭里。就如我一同学说的,灰色途径没有什么不公平,换了二十多年后的我们,当我们混到了有权有钱的地步,当我们也不幸有了个不争气的孩子过不了独木桥上不了大学,那时候的我们是否会像今天我们所鄙视的人一样以权钱谋私把宝贝孩子送进大学呢?公平与否,当真不好说。别人得了好处,不公平,但若是自己得了好处呢?公平吗?

    话说回来,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当自己费劲千辛万苦才得到的东西,在别人那儿却是一沓钞票就买来了,心理是一定会失衡的。我也一样,在刚看到这几条新闻的时候,我也是心存不平。然而,不平归不平,生米都已经成了熟饭了,我总不可能再把熟饭变成生米吧?事情既然已经存在,我也只能一再降低自己的底线去接受事实。

    但我心里头还是有着一丝念头,这上大学的灰色途径,真希望能早日整改,可以变成阳关大道。这两条灰色途径的存在,让大学掉价了许多。大学掉价得越来越像青楼,有钱就可以上,而且还是来者不拒。青楼在古代的地位相当低贱,我不希望我为之奋斗了十年的大学在现在也变得像青楼一样低贱。有一点必须承认,现今的大学,在社会上的风评越来越差,原因也许有许多,但可以通过灰色途径上大学这绝对是原因之中的重磅。

      虽然我也知道,整改灰色途径,事实上是向潜规则叫板,这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来说,难度之大无异于登天。但只要人们端正心态不投机取巧,高校(确切地说是高校相关人员)不助纣为虐,为虎作伥,中饱私囊,整改灰色途径还是有可能的。

   灰色途径,如鲠在喉,奈何,奈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