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打工略记
(2009-07-13 17:03:04)
标签:
高考暑假打工杂谈校园 |
分类: 文艺青年 |
记得在高考前夕,班里的同学讨论得最多的不是考试,而是暑期计划。粗略地统计一下,十个同学里有八个是打算去打工的。
打工,一则丰富自己的经验,二则赚点零花钱,三则打发漫长的暑假。好处多多。
我也起了打工的念头。
很凑巧的,高考完的那个周末一个儿时好友在QQ上问我暑假是不是要去打工,他爸给他找到了一份,他想找个伴,问我去不去。
我当即答应了。
事与愿违,在我填报完志愿后,好友找的工作所在厂的负责人却说人已招满。换而言之,我被放鸽子了。
无所事事,每日闷在家里做宅男,上网闲逛。
后来,一个高中的同学A见我的QQ头像整天都是亮着的,得知我没去打工之后,得意地跟我说他在鸿星尔克的一家专卖店找到了暑期工,已经上班了。末了,他还很自豪地跟我说他今日卖出了大概500元的物品。
同学过得有滋有味的,我却过得浑浑噩噩,无滋无味地。
在前几日的同学会之后,我才发现其实过得浑浑噩噩的也不只是我一个。
同学B找了数十家商店询问有无暑期工却终究是毫无结果,索性死了打工这条心,在家里当起了宅男,和我一样。
我不禁汗颜——我自己连亲身去满大街跑找工作都没有,而B虽然没找到工作,但至少他有去尝试找过工作,已尽了所能了。
相较之下,我果然还是懒人一个。
另一个儿时好友则是自己在网上找了一份暑期工,在一家鞋厂的,每日从早上8点到晚上11点半,很辛苦。但他还是接下来了,也已经慢慢地做上了正轨。他说,他要给自己攒一根手机。
心理上想独立但经济上还无法独立的我们钻缝寻隙地在日常小节上试图独立,像我的这位好友便是这样——在买手机这个细节上争取独立。我听了他的想法后,心下一惊——我也该尝试在某个小节上独立了。而这种独立很显然还是建立在经济上的局部独立上。我没有外出打工,没有收入来支撑我的这种独立。我便把目光转向了网络文学了。我想在网络文学上钻取自己的第一桶金。虽然这行听说很艰难也很辛苦,但我也义无反顾地去做了,不论成功或者是失败。这总好过于当一个纯粹的宅男好吧。
刚刚在网上又看到了一则新闻:一个初一的女生去发廊店卖淫,理由居然是“为了生活”。她的暑期工就是出卖自己。
读罢这则新闻,不禁心下大惊。这个女生是怎么想的?她难道连一点基本的廉耻之心都没有吗?打工有这么打的吗?所幸的是,这个女生前脚刚进风尘门,派出所警察后脚就把她解救出来了。
打工,对于我们这些刚刚步入青年的人来说,是一个很陌生,很新鲜,也很诱人的名词。我们这群准青年中的每个人都想方设法地去触摸去体验打工。只是有的人遂了心愿,有的人心愿未遂罢了。至于打错了工的,像那位初一女生,只能说她太无知了,打工居然打到了自己的身上去。
打工,对于我们而言,它不是一个谋生的手段,更相当于一根初窥社会这头巨豹之一斑的管子和一个看清自我的一个放大镜吧。
像我现在这样,说是打工不是,说是宅男也不是的,不伦不类的,只能说是在家打工的“家工族”了。不知道我能窥到巨豹身上的多大一个斑点,也不知道我能把自己看得多清楚。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