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语之谶语

(2008-10-18 21:33:42)
标签:

红楼梦

谶语

文化

谶语,意即预言.

红楼中宝玉游幻境遇警尘仙姑的那一回里,出现了金陵十二钗的断语,又有红楼梦十二支作为断语的注释.

印象最深的是这两首:一首写妙玉的,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另一首写惜春的,勘破三春景不长,淄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长卧青灯古佛旁.

在开篇就预言了角色的命运.我想,曹雪芹是比较偏爱惜春的,给了她一个还算美满的结局.至于妙玉,对于一个那么有洁癖、那么自恋的女子,却安排了她被奸污的惨剧。造化弄人吧,你只有意想的权利,也就是幻想自己怎么样的权利,却常常没有决定的权利,也就是决定自己怎么样的权利。

在中间的一回里,作者又借薛宝琴之手做了十首名为怀古实为谶语的绝句。所不同的是,这十首绝句除了谶语的成分更多了讽刺、嘲弄和无奈的成分。反复出现的谶语暗示着结局。借薛宝琴这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之手写出如此的惊人之句,除了童言无忌之外,我想另一重原因应该是孩童最纯洁的眼往往能够看透最复杂的局。很多时候,成人自以为的天衣无缝,在儿童看来不过是漏洞百出,而儿童的漏洞百出之举却被复杂的成人当成了城府幽深,少年老成。

一个小说作者,可以随心所欲地安排自己笔下人物的命运,他可以对笔下人物做出最准确的谶语。红楼之中那些以诗词形式出现的、隐藏在文字之后的谶语最是可以证明这一点。

而我们,在诞生之初,谁又给我们下了谶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