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随想随记 |
作者:高水皮
在中学课本中,收有海子的诗。据说海子也是今天读者最多的的一个诗人。但我所接触的海子诗歌的爱好者中,无论是普通读者还是诗歌评论家,几乎都把海子的名字读错了。
海子原名查海生,海子是笔名。既然“海子”是“海生”的笔名,自然也就很容易将“海子”理解成“大海之子”的意思,“子”也就被读成上声,成为“海子”(haizi)。
但海子自己生前说过的,他用这个笔名,取的是“高原上的湖泊”之意,如此说来,“海子”的“子”就应该读轻声,成为“海子”(haizi)。
在海子辞世5周年的时候,海子在昌平时结识的朋友苇岸写了篇名为《怀念海子》的文章,谈到过这件事。这篇文章后来收在《不死的海子》一书中。原话是这么说的:
我们无意中谈起各自的笔名。海子原名查海生,我以为他的笔名是取“大海的儿子”之意,海子否认了。当时我孤陋寡闻到尚不知道蒙藏高地的湖泊,是被诗意地称为“海子”的。(崔卫平编:《不死的海子》,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3月第1版,第44页)
海子生前,曾经漫游过内蒙和西藏。从苇岸的回忆看,我们得把“海子”的“子”读轻声。
前段时间凤凰卫视上有一个西川的节目,怀念海子和上个世纪80年代的诗歌热。在访谈中,西川也“海子”“海子”地把“子”读成上声。西川是海子生前的挚友,也是《海子诗全编》的整理编辑者,这样称呼海子,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抱歉我不会在电脑上为拼音注声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