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菜的二三事-(三)

标签:
中八楼云南菜黑三剁普洱茶宝琴金孔雀美食 |
分类: 小饕 |
http://s13/middle/4bd5c52d492f1fffc201c&690
当然民大那一片儿,确实散落着
宝琴和金孔雀这样的云南小馆子
掀起珠帘,有股特殊的味道
很多人跟我说,是鸡屎味
我一直很虔诚地觉得,是孔雀屎的味道
看在人家长得漂亮的份上,我就忍了
糯糯的菠萝饭还是美
但是,不大爱他们有事儿没事儿尽放葫芦丝的音乐
云南的音乐本是奔放而空灵,极为多元
就是乐器也有诸多
靠近中缅边境一带、少数民族群居之处
除了巴乌和葫芦丝闷闷的音色以外
我喜欢那些鼓,热烈奔放
像是云南浓密的丛林,让你有止不住的敬仰和探索之心
铜鼓、象脚鼓、牛皮大鼓、木鼓
《云南响声》里更是把云南人的情歌、劳动号子、分娩的喊叫、林间鸟虫
等声音,一股脑儿端出来
好一个酣畅
“中八楼”仍值得一提
目前我知道的,中八楼在北京开了三家店
三里屯3.3大厦路东的胡同里
第二家在中关村步行街家乐福旁边
还有一家世贸天阶楼上
有意思的是
即便是一家店,风格和节奏也因为周遭的环境而颇具差别
中八楼本是将云南菜或曰云南菜元素
融入了现代饮食元素,将色泽、营养、口味进行了调整
更符合大众口味,少了些云南菜倔强的“怪味”
是一种不强迫你深爱,也不惹人生厌的经商态度
这样能满足尽可能多的食客
来这里,小惬一下,称赞而归
具体有多少是云南菜,已经不重要了
开在中关村的中八楼
晕染了海龙、鼎好、家乐福、新中关的风格
装修风格偏暗,比较历练一些
大多吃饭节奏很快,三五同事,一碗米饭下肚,匆匆了事
开在世贸天阶的中八楼
至今还没去过
因为那天去的时候,我心里只有“三个贵州人”
但为了配合建国门、世贸天阶的白领时尚风格
格调自然要比中关村小资得多
况且那位置是可以有大落地窗看到天阶大屏幕
自然适合晚上霓虹闪烁,打趣笑谈的
相较而言
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三里屯店
无论是路过舒适的village,明艳昏暗的酒吧
还是路过北边的联合国儿基会、摩洛哥使馆
平房或简约的小三层,让人不压抑
梧桐把这条三里屯南街包的紧紧的
叶子从淡黄色到深橘色,然后冷不丁三五成群地飘下来
胡同进去,两百米的样子,
招牌原木色,单扇小门,极为低调,“中捌楼”
沙发、座椅、珠帘、台灯、盆栽、杂志
简约却不失范儿的三里屯风格
有些慢节奏,慵懒而优雅
白色、橘色、紫色、草绿
自然色的奔放和宁静共处一个空间
杂志质感的菜单,白色为底
清清爽爽,一大厚本
翻了半天,竟忘了自己是来点餐的
外貌协会的童鞋们,就先草草介绍下我前日拍得照片的吧
1.鸡豆粉:和川北凉粉一个风格,却各有千秋,常常觉得大块入口,火辣辣地化开,有种大口吃肉的豪爽之气。
http://s15/middle/4bd5c52d492f203d4969e&690
2.鲜虾炒牛肝菌:口味清爽不油腻,营养又健康,牛肝菌爽滑香嫩,下饭佳品。http://s4/middle/4bd5c52d492f209c0a833&690
3.茉莉花炒鸡蛋:清香的茉莉花蕾、鸡蛋、红色小米椒。色泽鲜艳、清爽营养。
http://s7/middle/4bd5c52d492f20e4b38a6&690
4.招牌黑三剁:就是云南人的“饭扫光”,极为下饭。中八楼的黑三剁又加入了洋葱和青椒,有了点川菜之王,回锅肉的范儿,这里的黑菜头格外好吃。
http://s13/middle/4bd5c52d492f21529d9ec&690
5.木桶红薯饭:饭年度极高,有些麦香,可能加了少许麦面杂粮,与米混合起来,米饭就能蒸得软糯香甜,里面加了红薯粒、云腿丁、鸡枞菌、小香葱等。
http://s7/middle/4bd5c52d492f228e04176&690
饭毕,来一壶普洱玫瑰茶
秋膘岂不贴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