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一种交流方式
(2008-08-28 10:17:30)
标签:
杂谈 |
分类: 轻描淡写 |
奥运,落下帷幕已经三天了
每个人生活开始归于正常态
不再抱有期盼的眼神和癫狂的气质坐在电视机前。
我尚且属于爱玩的类型
但大可归为自娱自乐的档次
不会夸起体育明星来如数家珍
也不会因为一场球赛半夜爬起来
但奥运,也许不仅仅是一场体育竞技的饕餮大餐
更多的,是一种交流方式,一种生活态度。
那千百人的击缶而歌与看台上几万人的欢呼,
他们互相称赞,互相惊叹
观众赞这缶声震天响,好一个大中华铿锵有力
击缶者叹这万万观众掌声振聋聩,好一个奥林盛世夜空闪烁。
那幽古深沉的古琴与诗歌对话;
朗朗书声一次次在我们心底唤起儿时读书认字时的欣喜;
那肢体的柔美与画笔的潇洒融为一体
舞动的个体与“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宏图联系起来
古与今对话了,遥远与眼前对话了,艺术门类之间对话了
而更重要的是,中国与世界对话了
很难说北京奥运会的结束是对话的开始,还是对话的结束
但,放眼世界,中国从今以后奋力伊始。
而,认识中国,世界从这一刻大步迈进。
奥运,于是更成为一种生活态度
这种态度不仅是在现场或电视机前的呐喊助威
而是因为奥运,我们热衷环保,拒绝使用塑料袋;
因为奥运,我们多使用公共交通,净化空气;
我们保护森林,减少沙尘暴,还北京一个蓝天。
更因为奥运,中国把自己压抑和憋屈了很久的激情彰显得淋漓尽致
于是世界看到了中国人的另一面
内敛但怀抱激情;严肃但赋予幽默;倔拗但心存宽容;松散但百千凝聚。
奥运激励我们去热爱的不仅仅是体育运动本身
更让我们透过奥林匹克精神认识了人类自己
我们认识到人类的伟大,在波尔特冲过百米终点的刹那
我们也见过人类的脆弱,在刘翔带着无法克服的伤痛转身的瞬间
人类自己在不断超越着自己的超越
也不得不在个体机能的限度上退守着自己的退守。
奥运,它成了美丽的交流融合的方式,也成了你我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