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0日,每年一度的丁香诗会在法源寺隆重举办。法源寺丁香诗会历史悠久,自2002年恢复以来,形式和内涵不断创新,贴近生活、贴近百姓,是继承和发展先进文化的具体体现。

2
北京法源寺“丁香诗会”起源于明、清踏青时节诗人吟诗唱和活动,至清代极盛。每年春天法源寺内丁香盛开之时,僧人备好素斋,邀集文人名士赏花对诗。当时赫赫有名的纪晓岚、洪亮吉、顾亭林、何绍基、龚自珍、林则徐等人和名噪一时的宣南诗社,都在这里留下过流连的足迹和诗篇。

3
1924年4月26日,著名诗人徐志摩陪同印度伟大的诗人泰戈尔到法源寺赏丁香,瞻古刹,成为中国文学史以及中印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

4

5
2002年,为继承和弘扬宣南文化内涵,增强宣南文化创新发展的活力,创造文化品牌,由著名作家、学者李金龙先生提出恢复举办“丁香诗会”的创意策划,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认可。当年4月10日,法源寺丁香盛开,首届“丁香诗会”隆重举行,京城艺术名家、诗人、作家等集聚法源寺,吟诵诗篇,赞颂时代的主旋律。法源寺丁香诗会得以恢复,成为轰动京城的一件盛事。之后,每年4月10日准时在法源寺举办丁香诗会,成为北京群众文化的重要品牌之一。

6 此次丁香诗会于当日下午2点举行。

7
历届丁香诗会的见证人赵大年老先生娓娓道来,给我们讲述那些历史故事~~
赵大年,中国电影编剧,小说家。满族,1931年生于北京,毕业于天津市扶轮中学。1980年至今任专业作家,北京作家协会理事,副主席,影视创作委员会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副会长。著有小说《大撤退》、《女战俘的遭遇》、《公主的女儿》、《尚未污染的山林》等。多部作品获全国和报刊文学奖,被译成英、法、日、韩文在国外出版、发表。
赵大年的祖上爱新觉罗·肇浩是位王爷,由于世事变迁,他这一支子孙便都随“肇”而“赵”,改为汉姓。八旗子弟的堕落无能曾使他感慨万千,于是写了小说《公主的女儿》,并在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评奖中获一等奖,后来还拍成了电视剧。

8 薛飞朗诵的一首精典散文《白杨礼赞》,在古刹中回荡~~
"白杨树实在不是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不愧为著名播音员,将诗会引入高潮~~

9 薛飞原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著名节目播音员、主持人,1989年离开《新闻联播》节目组。1992年,定居匈牙利,在匈牙利曾多次主持拍摄多部电视剧。2001年,已经步入不惑之年的他回国,在中华女子学院艺术系开办主持与播音专业。

10
中央电视台播音教授也上台表演朗诵

11
签书纪念

12

13
赠送书籍

14
法源寺是北京城内历史最为悠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千年古刹。初名悯忠寺,唐贞观十九年唐太宗为征辽阵亡将士所建,明代时历经四次重修,改名为“崇福寺”,至清雍正十一年更名为“法源寺”。当时寺内种植的牡丹达百余种,尤以前庭后院的丁香极为繁荣,乃至号称“香雪海”,因此,法源寺又名“香刹”。

15

16

17
法源寺位于北京宣武门外教子胡同南端东侧,建于唐太宗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是北京最古老的名刹,唐时为悯忠寺,清雍正时重修并改为今名,1956年在寺内成立中国佛学院、1980年又于寺内建立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是中国佛教协会所属的宗教类博物馆。

18

19
虔诚的妹子~~

20

21

22

23
法源寺的明清古建风格,汉唐辽金明清各代塑像、石刻、经书手迹等珍贵文物交相辉映,更有唐松、宋柏、海棠、龙爪槐等名贵花木的烘托,造就了法源寺独特的宗教文化景观。从唐太宗悯怀忠烈建悯忠寺的初衷,到“靖康之难”宋钦宗、徽宗皇帝被金兵所俘囚禁在法源寺;从明末忠臣袁崇焕的头颅被秘送法源寺,到震惊中外的戊戌变法,法源寺的名字一直与中华民族的历史沉浮联系在一起。

24

25
北京博物馆通票参访团一行人,在法源寺“导师”曙祥师傅的引领下参观、了解这个北京最古老的名刹。

26 曙祥师傅耐心细致地给参访团人员讲解这座历史古刹神秘的故事~~~~

27

28
寺中的丁香花,浓香醉人~~

29
海棠花

30
藏经楼

31

32

33
去上课的小师傅

34

35

36
博物达人发现一朵儿“八瓣儿”丁香花,聚精会神地拍呢~~
我们常常看到的丁香花以4瓣花瓣儿居多,如果仔细观察就能发现有五瓣儿、六瓣儿甚至是八瓣儿的花朵儿呢~~

37
丁香属(学名:Syringa Linn.):又称紫丁香属,该属植物是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大部供观赏用,有些种类的花可提制芳香油,亦为蜜源植物,木材供建筑和家具用。共35种,不包括自然杂交种,主要分布于中国、朝鲜、喜马拉雅地区、欧洲东南部、日本、阿富汗。中国拥有丁香属81%的野生种类,是丁香属植物的现代分布中心。
丁香属主要分布于亚热带亚高山、暖温带至温带的山坡林缘、林下及寒温带的向阳灌丛中。栽培品种属庭园普遍栽培。喜光,喜温暖、湿润及阳光充足。稍耐阴,阴处或半阴处生长衰弱,开花稀少。具有一定耐寒性和较强的耐旱力。对土壤的要求不严,耐瘠薄,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忌在低洼地种植,积水会引起病害,直至全株死亡。落叶后萌动前裸根移植,选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向阳处种植。

38
此次丁香诗会参观、拍摄结束,明年这一天再相会。谢谢分享!

温馨提示:
公交车10路车到回民医院,6、109路车教子胡同下车;地铁2号线换乘4号线菜市口站下,出西南口。门票5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