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乡村儿童的教育和实践探索

(2014-11-05 11:29:07)
标签:

育儿

教育

文化

农禾之家

乡村儿童教育论坛

分类: 有感而发
乡村儿童的教育和实践探索
        在近些年来的社会发展中,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贫富差距呈现拉大的趋势;与之相伴,农村教育的处境、对农村教育的作用、价值的认识也处于巨大的变化之中。快速城镇化和农村大规模撤点或并校,使我国出现两个新的教育边缘化群体,即进入城市的“流动儿童”和生活在农村的“留守儿童”,他们需要受到特别的关注和对待。针对农村教育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解决农村教育发展的基本问题,北京农禾之家咨询服务中心于11月4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办“乡村儿童社会教育”论坛。
   
乡村儿童的教育和实践探索
 2     此次论坛分别从教育思想和现状梳理、NGO实践经验分享、农村社区教育组织创新三个单元进行,由相关专家学者做点评,并宣读志愿服务倡议书,最后由北京农禾之家咨询服务中心理事长杨团做总结,倡导各界人士能够加入乡村儿童社区教育志愿服务的队伍中,以行动助力!参加本次论坛的政界、学术界、NGO、农民组织、企业界等共计一百多人。以下是详细报道:

乡村儿童的教育和实践探索
3     论坛开始,由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农禾之家咨询服务中心理事长杨团和香港施永青基金会总干事、北京永青农村发展基金会秘书长陈庆芸主持并致辞,就“教育思想与现状梳理”展开发言。

乡村儿童的教育和实践探索
4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市陈鹤琴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柯小卫发言,题为:陈鹤琴“活教育”学说在农村儿童教育中的运用。

乡村儿童的教育和实践探索
5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程朝云发言,题为:从美国到台湾,四健会与农村青少年社会教育。

乡村儿童的教育和实践探索
6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体制改革研究室副研究员张家勇,就“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乡村儿童教育未来”发言。

乡村儿童的教育和实践探索
7      北京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员韩嘉玲就“城乡的分野与儿童教育未来”发言。

乡村儿童的教育和实践探索
8   21世纪教育研究院研究部主任刘胡权提出“改善乡村儿童教育的实践探索及建议”。

乡村儿童的教育和实践探索
9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王旭东就“非正规教育视域下的希望工程”发言。

乡村儿童的教育和实践探索
10   华夏乡村儿童启蒙教育项目总干事张世霞题为:乡村儿童的“根”教育项目之探索。

乡村儿童的教育和实践探索
11   中国滋根乡村教育与发展促进会副总干事刘磊题为:“动员乡土资源参与乡村儿童教育”发言。

乡村儿童的教育和实践探索
12   北京农禾之家秘书处主任石群连以今夏山西永济蒲韩乡儿童生活夏令营活动,论述“农村儿童社区教育理念与实践”的结合。

乡村儿童的教育和实践探索
13   仝志辉教授点评。

 



乡村儿童的教育和实践探索
13   陈传波副教授点评

乡村儿童的教育和实践探索
14   河南信阳郝堂村小学校长杨文平用办学实践跟大家分享“社区儿童服务发展与实践”。

乡村儿童的教育和实践探索
15  来自山西永济蒲韩乡的乡工卫淑丰,跟大家一起分享今夏在自己家乡组织的“禾趣计划”儿童夏令营活动。

乡村儿童的教育和实践探索
16  河南胡寨哥哥农牧专业合作社幼儿园老师魏娟,跟大家一起分享留守儿童幼教生活。

乡村儿童的教育和实践探索
17    四川简阳市新天地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袁勇,跟大家共同探讨儿童从小素质教育与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

 


乡村儿童的教育和实践探索
18     国家卫生计生委培训交流中心蔡建华,以宏观的视野和专业的角度论述03岁,早期儿童教育的重要性。

 


乡村儿童的教育和实践探索
19   会上,北京农禾之家传播干事贺小淳向大家宣读《乡村儿童社区教育倡议书》,倡议所有热心乡村儿童社区教育的涉农组织及各界人士,关注乡村儿童的命运,关注孩子的天性、情感,在各地乡村的本土环境中,组织儿童参加健康、科学、社会、艺术,文学等教育元素的有趣活动,参与“禾趣计划”可以实现这一目标。

乡村儿童的教育和实践探索
20   论坛会场图一

乡村儿童的教育和实践探索
21   论坛会场图二

乡村儿童的教育和实践探索
22  论坛会场图三

乡村儿童的教育和实践探索
23   论坛会场图四

乡村儿童的教育和实践探索
24  与会者跟台上专家学者问答互通

乡村儿童的教育和实践探索
25  与会者阐述自己的观点

乡村儿童的教育和实践探索
26  互动讨论环节

乡村儿童的教育和实践探索
27   明信片义卖、义换展台前的志愿者们。

乡村儿童的教育和实践探索
28     让教育回归生活,回归自然,回归人性。要从小培养孩子对家乡,对自然,对土地,对身边一切美好事物的兴趣和热爱,从而潜移默化的最后塑造孩子能受益一生的健康人格。
         最后杨团老师总结,乡村儿童社区教育扎根的土壤怎样能留住?留住中国的文明之根,这就是要考虑乡村大环境的建设和改造:

         一、要复兴乡村文明的新乡建;

         二、要综合经济社会文化多功能的新农协;

         三、要以生活为源孩子为本的新教育。

           也就是说新乡建,新农协、新教育,三者要一体化,这也就是村、社、教的一体化。推动这个一体化,形成一个从思想、观念、操作到路径多方位的城乡互动,校、区互动这样一个乡村儿童社区教育的“生态链”。能够引导孩子“先成人、后成才”,不能让白纸变废纸,要尊重生命,敬畏自然,这就是我们今后大家共同努力的方向。最后我要说乡村是我们的,做事要大家来,让我们大家联合起来,争做为乡村社区教育活动的志愿者和志愿者组织,共同来为这份长久而且意义深远的事业而奉献自我吧,谢谢大家。本此次论坛于当天下午5:10分圆满结束。

乡村儿童的教育和实践探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自制红薯饼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