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梦》中最经典的品茶情节(上)

(2007-03-04 15:30:53)
分类: 茶后余香

《红楼梦》中最经典的品茶情节(上)

 
80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中妙玉的扮演者姬培杰  
 

怀孕期间闲来无事又捧上《脂砚斋全评石头记》细细品味起来,对其中经典的情节反复琢磨,其中之一就是书中的第四十一回的前半部“贾宝玉品茶栊翠庵”。这一章回一向被“红学家”认作是“金陵十二钗”之一妙玉的正传。其间仅用寥寥一千三百余字就将妙玉的个性刻画得淋漓尽致了。而我最感兴趣的没过于其中的品茶细节了。最近,我逐步将当时写的一些随笔整理出来,以飨“红学”爱好者和爱茶之人。

 

   这一回中共有十三处与茶有关的具体描写。细分可涉及烹茶、煮茶汤、茶叶、茶之具、茶之水和茶之饮。

 

   烹茶和煮茶汤只各写了一句。情景是这样的:贾母带着酒足饭饱的刘姥姥来到栊翠庵的东禅堂,对正笑着往里让的妙玉道:“……把你的好茶拿来,我们吃一杯就是了。”妙玉听了,忙去烹了茶来。烹茶,通俗的讲就是煮茶或沏茶。在曹雪芹的年代,人们饮茶的冲泡方式已普遍采用和现在类似的“撮泡法”了。这种冲泡法就是在泡茶时直接取一撮散茶入壶或碗,用开水冲泡,稍候即饮。烹茶的旨要就是火候为先,也就是说讲究茶汤的炉火。当时懂得喝茶的人,是以炭火煮茶汤的。明代张源在《茶录》中说:“炉火通红,茶飘始上。扇起要轻疾,待有声稍稍重疾,斯文武之侯也。”第四十一回中也有煮茶汤的描写,大意是:妙玉趁众人都在品茶之时,悄悄地邀请宝钗和黛玉到耳房中喝梯己茶。“妙玉自向风炉上扇滚了水,另泡了一壶茶来。”这非常简单的一句话,却将煮茶汤的动作交代得相当清楚。

 

    在四十一回中还提到过两种茶叶。即六安茶和老君眉。六安茶实有其茶,其产地在安徽六安地区。属绿茶类,因茶制成之后形似剖开的香瓜片状,又得名六安瓜片。明代闻龙在《茶笺》中称,六安茶入药最有功效,因而被视为珍品。老君眉到底是一种什么茶呢?红学界则颇有争议。在《红楼梦小考》和《红楼梦鉴赏辞典》中,曾引据《巴陵县志》的有关资料,称老君眉是湖南洞庭湖君山所产的毛尖茶(“君山银针”茶之一种)。根据是 “这种毛尖茶是君山所产,外形如老人的长眉,故名曰老君眉,带有增寿之意。”但《红楼梦大辞典》却解释为“今安徽六安银针即老君眉”,主要也是从“满布银毫,针长如眉”的外形来推断的。后邓云乡在《红楼梦之谜》中撰文,根据《清稗类钞》“茶肆品茶”条所载:“茶肆所售之茶,有红茶、绿茶两大别,红者曰乌龙,曰寿眉?”因而他认为“红茶中的寿眉即妙玉请客的老君眉”。除以上三种考证之外,还有一种说法是:老君眉产于福建省武夷山一带,在清代确有此茶。《茶博览》1994 年第4 期有王郁风先生的一篇文章,即《老君眉茶考》,王先生引用清郭柏苍《闽产录异·货属·茶》的记载云:“老君眉(光泽乌君山前亦产老君眉——原注),叶长味郁,然多伪。”清,福建《光泽县志》也有“茶以老君眉名(乌君山前山后皆有)”。民国《福建通志·物产·茶》中也有此记载。民国《崇安县新志》则把清代老君眉茶列为《武夷历代名丛奇种名称一览表》中的名茶之一。王先生的文章还说,老君眉茶,叶形长,芽多毫,外观芽身满布白毫。它既不属于绿茶,也不属于红茶,而是属于白茶类。冲泡后,茶汤色白淡黄,茶味较淡,与《红楼梦》中所写相符。至此,有关老君眉的争论似乎可告一段落了。(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