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折射:老百姓心底对“焦裕禄”的呼唤——报纸表扬县委书记太“肉麻”遭收缴?

(2007-02-10 23:44:49)
分类: 时政述评

折射:老百姓心底对“焦裕禄”的呼唤

报纸表扬县委书记太“肉麻”遭收缴?

2007年2月8日  15:47   文/视点阿 

http://img64.pp.sohu.com/images/blog/2007/2/8/16/3/111367d7df5.jpg

黄爱国(左二)陪同湖北省领导在基层视察

    一个帖子被天涯社区、中华传媒网等网站和论坛反复转载,帖子中称:“连日来,湖北沙洋县委办在全县范围收缴12月23日《农民日报》。收缴这天的报纸是因为《为老百姓多做实事是人生最大的乐趣——记湖北省沙洋县委书记黄爱国》一文。在这篇大作中,沙洋县委书记黄爱国被记者吹嘘成了比焦裕禄还焦裕禄的好干部。当地干群看了后,认为是一篇最肉麻的文章。黄爱国同志认为此文严重地影响了上级组织和人民群众对自己的看法,形成误解,于是下令在全县范围收缴12月23日《农民日报》。因刊登表扬稿,报纸被封杀,这在全国属首例。”

    暂且不论报道中所谓“报纸被封杀”的真实性与否,从这一事件中,我们不难看出,其实广大老百姓对《农民日报》所刊登《为老百姓多做实事是人生最大的乐趣——记湖北省沙洋县委书记黄爱国》一文感觉“肉麻”也好,或者质疑也罢,其种种心态,都无不反映了这么一个事实,那就是从黄爱国身上,广大老百姓希望能看到“焦裕禄”的身影,这是老百姓心底对“焦裕禄”式领导干部的一种呼唤。同时,老百姓的言论,也正体现了有如黄爱国之类敢于革新,能为广大老百姓办实事的先锋人物还不多。

    笔者以为,老百姓对报纸文章所言感到“肉麻”也是正常之举,甚至是件大好事。

    说它正常,一方面是缘于人们对焦裕禄的怀念和敬佩。焦裕禄(1922——1964),山东淄博人。曾任区长、区委副书记、县委书记等职。1962年底,他被调到当时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粮食产量最低的河南兰考县任县委书记。为了改变兰考的落后面貌,他坚持实事求是,走群众路线,带领全县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向自然灾害做斗争。他身患肝癌,但仍忍着剧痛,坚持工作,以身殉职, 被群众誉为“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在广大老百姓的心目中,已经成为了“勤政廉明”的代名词,成了老百姓心中的“活菩萨”。因为对焦裕禄超乎寻常的爱戴,老百姓已很难轻易接受他人与焦裕禄相提并论。

    另一方面,因为受近年来国家反腐倡廉中挖出诸多腐败分子的影响,老百姓对许多领导干部都有一种戒备心理。以致即使有了出类拔萃的领导人物,人物总会保持一种怀疑的态度。如老百姓对黄爱国的评论,有“枪打出头鸟”的言行也就不为怪了。从中,也正凸显了“焦裕禄”式的领导干部实在太少,老百姓需要更多实实在在的“焦裕禄”。正如清华大学新闻学教授刘建明所言,“这个人物形象并无高大全的感觉。如果黄爱国真是这样做的,就应当报道,现在敢管事,敢于批评不良现象,敢大刀阔斧进行改革的干部太少了,我们正缺少这样的干部。问题的核心并不出在这篇报道是否肉麻,而是在于这样的干部太少。”

    所以说,老百姓对《农民日报》所刊登《为老百姓多做实事是人生最大的乐趣——记湖北省沙洋县委书记黄爱国》一文有“肉麻”之感,这也是一件大好事。除了从中折射出了老百姓对“焦裕禄”式领导干部一种来自心底的呼唤,同时,人们也期望新时代的领导干部能向焦裕禄学习,少形式主义,多干务实创新;少高谈阔论,多为民造福。

    “我并不想成为什么新闻人物,我只想给老百姓做点实事。我也不想当什么大官了,现在我有沙洋这个平台,我就想给老百姓做点实事,我要的是老百姓的心里的高兴,其他人不高兴,得罪了他们,他们要怎么说我,背后做些什么,我也顾不了那么多了。”这是黄爱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说的话。作为老百姓,我们也该给与黄爱国之类的领导干部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理解。如此,既是对人民公仆工作的支持,也是老百姓实现自我心底对“焦裕禄”式领导干部之呼唤的一种切实的行动。有了更多的“黄爱国”,就会有更多的老百姓能享受到党和政府“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民生关爱。这不正是我们的期盼和追求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