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房子:都市人爱与痛的欲望

(2007-01-24 23:30:15)
分类: 社情杂谈

房子:都市人爱与痛的欲望

2007年1月17日  21:43   文/视点阿东

http://news.xinhuanet.com/house/2006-05/09/xinsrc_0920503081622109188232.jpg

稳定房价:别开空头支票

    房子,在城市人的心目中,是一个街谈巷议的敏感话题。无论上班还是在家里,人们最关心的莫过于房子问题。就连多年未见的朋友相聚时,也都忘不了问一声“买房了没有”……

    人们需要房子,就如鸟儿不能没有窝一样。

    一直以来,房产价格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密切关注的焦点问题。社会上房地产市场的每一次波动,以及国家每一项相关政策的出台,都无不牵动着广大老百姓的神经。

    因为房价的飞速和持续上涨,人们对房子已不单单是怀着一种梦想。经济的激烈刺激,已然使购房上升为了一种人们心底潜在的强烈欲望。

    房子,就这样令人痛并爱着!

    2006年是中国房地产业备受关注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频繁出台,土地、信贷等房地产行业链条各个环节都一并收紧,地方政府、开发商、银行、消费者都在博弈激烈的“棋局”中做出了各自的反应。

 

   购房众生相

    现在,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没房者想购房;有房者想要更多套的房;有小房的想要换大房;有住房的还要买房来出租或变卖;有高层了还要别墅;市区有房了还想到郊外......

    人们的感受是,收入积累赶不上房价上涨速度,有的只好放弃买房计划;贷款购房负担重,有的买房后幸福感大大降低;有的说养房子比养孩子还值,作为一种投资,比炒股炒汇或银行存款都强得多......

    “租房不如买房”,可高攀的房价又是多么得令人望而却步。这也是部分农村进城务工者的看法和梦想。在城市里生活久了,有很多打工一族也都盼望能在城市里安居乐业。想想,自己辛苦的打工所得将付与同是日趋高涨的房屋租金,到头来自己仍是两手空空——房子总归是别人的!买房吧,容易吗?真是矛盾之极。

    一提到房子问题,人们就会感到很“头痛”。房子话题,给广大百姓的生活和心理都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就拿西安来讲,一套100平米的住房,一般都得四、五十万元。而要是在农村,有几千元至少可以圆了安居梦,花个几万元则可以建一栋比城市许多住房都要豪华的房子。也难怪,曾有报道称,有一个原在城市工作的大学生,因迫于买不起房的巨大压力,最终做出了离开城市而回到农村老家的痛苦抉择。当然,这只是个别现象。但从中,我们无不感受到房子的重要性及房价的涨幅之高。

 

    百姓愿望:政府当施重典 圆百姓买房梦想

    一年多来,国家一直在“调控房价”,人们都满怀期望的盼着房子能降价,可是盼了一年,房价未降反涨,而且涨幅比任何一年都要高。

    当前的房产现状是,高档房越建越多,普通房越建越少,富裕阶层的需求掩盖了广大百姓的需求。

    房地产的发展,也带动了二手房市场的繁荣。在房价高涨的刺激下,于是,社会上和各网站的房产中介机构也显得日益火爆。

    那么,现在的房地产市场最缺少的又是什么呢?比土地、房子更为稀缺的是客观、公正、及时的楼市信息。但现在,在很多城市,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这样的信息太匮乏了,获取这类信息太难了。关于房地产的各种评价满天飞,政府说一套,开发商说一套,投资者说一套,专家学者们又说一套。“谁都不敢信”“谁都不可信”成了眼下人们对于房市的普遍心态,而这,正是房地产市场公信力缺失的典型表征。从这个意义上说,提供具有普遍公信力的房地产信息,比房价涨跌本身更为重要。

    近期,迫于房地产市场价格不断飙升的压力,市场上有关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公开房屋建造成本的呼声再度响起。对于迷茫的消费者来说,难以获得房地产开发商投入成本与所得利润的准确数据。而权威部门对房地产市场调查发现,由土地成本、建筑成本和各种税金构成的房屋建造成本,并非房地产市场高房价和开发商高利润的根本原因。恰恰是一些政策性因素如国家控制土地供应、开发商对市场的垄断和炒作行为,以及消费者信息的匮乏等,无形中助长了市场高利润。

     目前,很多城市都在进行旧城改造,拆迁量大,拆迁安置中就需要很多房源,再加上外地投资者、本地人的正常购买需求,所以说,房地产市场的刚性需求会不断加大。

    “房价就像穿上了红舞鞋,已经涨得停不下来了。” 事实上,现在的房价不是涨不涨的问题,而是涨得太快的问题。绝大部分人不仅对房价的快速上涨抱怨连连,更对“国六条”与“国十五条”的调控效力与政策执行力度表示怀疑。

    “房地产火爆或者房价上涨,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产生三种心情——商家得意、政府满意、市民失意。”有业内人士表示,真正左右房价的其实是地方政府,宏观调控的效果能否达到,还要看地方政府的执行力度。

 

   2007年之前景展望

    针对房地产市场存在的不健康因素和隐患,从2005年以来,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相继出台,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最为突出的是部分城市房价上涨仍然过快,出现了“边调控边飞涨”的局面。快速上涨的房价,已成为普通百姓的心中之痛。

    现在房价远高于百姓承受能力,这是有目共睹的。对普通百姓而言,一些城市房价疯涨,到了高不可攀的地步,让人有“买房难,难于上青天”之感。另外,房地产市场还出现了过剩与短缺并存的怪现象:一方面是高档房子多得卖不出去,空置率高;另一方面是很多需要房子的老百姓买不起房。一些城市出现了空置率与房价背离的走势。还有的“假穷人”购买经济适用房,他们拿了经济适用房不住,却用来出租出售......

    到目前为止,除了一些大城市,许多中小城市要么没有建立廉租房制度,要么廉租房制度形同虚设;而经济适用房方面,除了在其实施的过程中完全“变味”,很多城市的经济适用房开发投资持续下降,要求经济适用房退出历史舞台的呼声渐起。这也加剧了房产的供求矛盾问题。

    畸高的房价、过快的涨幅、膨胀的利润……2006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桀骜”与“任性”让社会公众饱尝苦涩滋味,更为其2007年的走势铺下无尽悬念。

    “稳定房价”不能成为空头支票,人们期待着房地产业宏观调控体系更加完善,期待着享受到更好的公共服务。回归理性房价、解决好普通人的住房需求,是百姓之福,也是国家之福。

     我们衷心地希望飞涨的房价能尽快得到有效控制,希望更多的百姓能早日圆住房之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