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保健之误区
一、饿了才吃。许多人不是按时就餐,且有相当一部分不吃早餐,其理由之一是不饿。其实,食物在胃里仅停留4-5小时,感到饥饿时胃早已排空。黏膜这时会被胃液自我消化,引起胃炎或消化性溃疡。
二、渴了才喝。平时不喝水,口渴时才饮水的人相当多,尤其是工作较忙的人。他们不了解渴了是体内缺水的反应,这时再补充水分为时已晚。水对人体比食物还重要,生理学家指出,每个成年人每天需饮水1500毫升左右。晨间或餐前一小时喝一杯水大有益处,既可洗涤胃肠,又有助于消化,促进食欲。
三、累了才歇。许多人误认为累了才是应该休息的信号,其实这时才休息已为时过完,过度疲劳容易降低人体免疫力,使疾病趁虚而入。不论是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者,在连续工作一段时间后,都要适当的休息或调整。
四、困了才睡。困倦是大脑相当疲劳的表现,不应等到这时才去睡觉。按时就寝不仅可以保护大脑,还能提高睡眠质量,减少失眠。人的一生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是新陈代谢活动中重要的生理过程。只有养成定时睡觉的习惯,保证每天睡眠时间在7小时左右,才能维持睡眠中枢生物钟的正常运转。
五、急了才排。很多人只在便意明显时才去厕所,这样对健康极为不利。大小便在体内停留过久,容易引起便秘或膀胱过度充盈,粪便和尿液内的有毒物质被人体吸收,可导致自身中毒。因此,应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尤其早晨为好,以减少痔疮、便秘、大肠癌的发病机会。
六、胖了才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患者日逐增加。导致肥胖的原因主要是进食过量,营养过剩,缺乏运动。而这几种诱因完全可以在体重超标之前预防,如控制饮食,预防暴饮暴食,调整饮食,加强体育锻炼。
七、病了才治。疾病应该以预防为主,等疾病上身,已经对身体造成危害。疾病到来时都是有信号的,比如人们常说的亚健康状态就是疾病的前奏。平时应该加强锻炼
,提高自身抵御疾病的能力,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
这些误区对我们的健康影响很大,请大家对照检查,不合健康要求的,改的越快越好。(摘自董立勤著《七彩的虹》)
祝博友身体健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