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人才市场
1993年12月,庆久局长离局,回市委组织部任部长,建强局长接任。局内干部进行调整。1994年4月,局党组领导集体与我谈话,组织上安排我到市人才服务中心工作任副主任,我愉快地接受服从了组织的安排。
1994年4月,又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我离开了先后在这里工作了六年的市人事局机关到了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从此开始从事全新的人才服务事业。

(市人才中心领导班子成员1994年于罗台山庄合影,左一为作者)
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是市人事局所属的县级事业单位,成立于1983年。抚顺人才市场于1988年5月正式开放,人才服务中心负责人才市场的日常管理。人才服务中心当年内设四个科即交流科、管理科、综合科、服务科共十几个人,书记是俊发,主任是玉山,副主任是怀树、张卓和我,我分管交流科和人才市场工作,交流科科长是玉海,科员有忠民、志伟。我到人才服务中心后第一件事是抓人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当时的局领导对人才市场这一新事物还很陌生,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尚缺少感性乃至理性的认识,还有的领导竟认为:“怎么?人还能进市场?”经一番努力,经局领导同意在局机关办公楼一楼圆弧大厅,改建成了供人才招聘洽谈的场所,市场内用铝合金制作的隔断,上边挂着一幅横幅“择人择业自主自荐”。这个人才小市场尽管还不到100平方米面积,仅可供两家用人单位招聘洽谈,但它标志着我市开始有了固定的人才市场场所,结束了自1987年我市人才市场成立挂牌以来有市无场的历史。我们还为人才市场制作了大铜字将“抚顺人才市场”装上了霓虹灯,高高地耸立在局办公楼楼顶。

(1994年我市最早位于局办公楼内固定的人才市场)
从1994年5月,开始利用这个场所为用人单位招聘。当首次利用这个场所为非公有制单位招聘时,一下子求职者象潮水般涌进五六百人,将局机关办公大楼搞得人满为患,水泄不通,供求双方纷纷抱怨说:“这个地方也太小了”。这不论如何,也是我们的创举———将人才市场办进了政府机关办公楼里来了。
1994年秋,我还找抚顺挖掘机厂国有大型企业为人才市场制作了市场信息廊,将市场的供求信息和市场动态通过这个窗口对外向社会发布,市场开始朝社会化、公开化、信息化方向发展。我还为《人才市场信息廊》的创刊撰写了“这里是一座桥梁/,连接着人才供需的双方/,这里是一片碧空/为您插上成才的翅膀……”这个信息廊当时起到了非常好的宣传效果。后来还在市场的门前绘制了广告牌匾,上面写道:“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君欲觅人才,请到人才市场来。”我还找同学士杰为人才市场绘制了一巨幅广告矗立在市中心百货大楼北边,十分醒目,为提高市场的知名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还为人才市场还印制了装磺精美的宣传材料《市场指南》。邀请我市著名书法家汤文奇为抚顺人才市场题字,并以此将人才服务中心的内部刊物《抚顺人才》刊头字更换,这些都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我到人才中心一年多表现出创新、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颇受玉山主任的赏识,而成为他得力的助手。

(1994年我市最早人才市场的外形夜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