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知 青 岁 月(四)当火头军

(2007-12-26 13:46:41)
标签:

情感

分类: 知青岁月
 

             月(四)

 

                    当火头军

 

    刚下乡时,队里给安排了两名可靠的贫下中农为我们知青食堂做饭,因工分要我们分摊支付,后减为一名。每天伙食就是高粱米饭、苞米面大饼,菜汤之类,油水少见,品种单一,我们提了些意见,这位老乡也借故提出不干了。但我们一日三餐还要吃,怎么办?围绕这件大事我们晚上专门开会征求大家意见,会上大多数人主张“自食其力”自己做饭。可谁来做呢?会场闷住了,很晚了也落实不下来人,气氛大家彼此都很尴尬……谁都不愿出头来当这个挨累不讨好地“火头军”啊。在这个情况下,我自告奋勇提出“我做,但做不好大家可多担谅啊,”我这个抉择使一些同学很惊讶。我便成了下乡后同学中第一个为大家做饭的人。家里知道后很支持我,母亲还特地买了那种不要布票纤维的围裙和套袖给我寄来,我武装起来显得很正规,很象个科班“厨子”,但我的厨艺可相形见绌了。我在家很少做饭,有时即便做也是给母亲搭个手,给二十多人做饭还是头一回。我的“厨艺”便开始显露了出来:

    一是“手把慢”。我在厨房做个助手还勉强,连个帮手也没有“独立操作”就有些手忙脚乱了,知青点食堂烧煤,贴大饼子得先拉风匣,趁锅热时快贴。我没有注意看火候,贴时锅不热,直往下堆,我顿时想起了“凉锅贴饼子出溜”的名言,满手是面急忙去添煤拉风匣,一看锅热了,手也顾不得去洗再贴大饼子,食品卫生的情况就马马虎虎喽……早饭收拾完,就挑水、掏灰、摘菜、准备午饭;午后搞食堂卫生、磨米、发面……我自知“慢鸟得先飞”很少得歇啊,但有时大家收工回来了,我的饭还没做好。

    二是“眼神差”。我眼睛近视,还没带眼镜,天不亮就起来做饭对我是个考验。灶台上一点儿亮也没有,仅借着小煤油“萤火虫”般的光亮操作,炒菜还勉强对付,怎么也不至于弄到锅外面,我们做饭多是“一锅出”就是下边是菜汤,上边再贴大饼子,这就需要相当的技术了。锅是烧热了,灶口附近的我还能看见,锅里边的蒸汽大,小油灯根本不起作用,“扒”最后一个,总算把这盆苞玉米都贴进去了,我着急盖锅盖,一不小心将煤油灯碰倒了,黑灯瞎火也没看见撒没撒?不好,好像撒到锅里去了一点儿……当盖锅盖时,我的手指似乎触摸到了什么,.嗯?锅外头怎么还有一半生“大饼子”呢?原来贴大饼子时看不清,造成“里头一半,外头一半”。早上大家在喝菜汤时有人问:“今天菜里怎么有煤油味?”,我如实向大家做了“坦白交代”,同学都谅解了我,只吃了大饼子,我很愧疚。

    三是“心没数”。一次我想给大家改善一下伙食,吃顿白面馒头,晚上发了一盆面,我怕天冷面不发,就把面盆直接放到尚有余热的大锅里。早上揭锅一看,嗯,挺好!面果然发了成了满满得一大盆,但盆底部一层有些八分熟了。兑碱用的是小苏打,我放了一些闻了闻,感到似乎还有些酸,再放一点儿……好不容易吃一顿白面馒头不能让大家吃酸的,就这样先后放了三次小苏打,一是放多了,再加上面没揉开、醒透,揭锅出来一看,啊?白面馒头怎么竟变成了花脸馒头和黄色馒头了呢?白瞎这些好白面了,搞得我无地自容,十分难堪。以后我便努力钻研提高厨艺,还采取饭菜分锅炒作,咸淡口味也赢得了同学的认可和好评。贴大饼子我很“拿手”,贴锅的里面时为提高准确率,我干脆迈到锅台上去,为便于大家出工携带,我故意做得大一点,四两一个,大饼子个挺香很厚实,且火候均匀适中嘎巴又黄又脆,老乡们戏笑说“老陈贴的大饼子,个儿真大,都能盖住脸了。

    记忆中我给知青点做饭大约有一个多月左右时间,以后就改为了轮班做饭的方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