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全球石油资源:稀缺还是充足(2)

(2006-12-31 09:45:32)
分类: 石油知识与分析

  二、资源耗竭:错在哪里?

      上述石油地质学家的悲观论断无不突出了石油资源的稀缺性,为近期诠释国际油价的不断上涨提供了理论依据。例如,Banks认为,“资源稀缺性”是导致当今世界石油市场发生“根本性变化”的主要原因;Horsnell指出当今国际油价上涨的根本原因在于石油市场的结构性变化,而结构性变化又源于资源的稀缺性,可说与Banks的观点大同小异,异曲同工。那么,全球石油资源真的稀缺,甚至即将要耗竭了吗?资源耗竭的论断是否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呢?

      全球石油资源稀缺的观点并不是新瓶老醋,资源稀缺甚至即将耗竭的观点最初源于马尔萨斯的理论。1826年,马尔萨斯解释说,人口的迅速增长将不可避免地与土地和矿产的固定数量发生冲突,从而将导致世界人口不断地生活在贫困和饥饿的边缘。人类消耗的资源越多,剩余的资源就越少,长期以来,在能源圈子里,该问题被压缩成了“资源耗竭”的理论。1931年,Hotelling的论文《耗竭资源经济学》就对石油供应曲线作出了基本判断,认为未来的石油价格是一条倾斜向上的曲线,主要原因在于地下的石油数量是有限和固定不变的,每生产和消费一桶石油,剩余的石油资源就会越来越少和越来越昂贵。

      不过,从历史经验看,资源耗竭论总是遭到了历史的一而再、再而三地否定,这就具有很大的讽刺意味。Hubert虽然曾经准确地(或者有人说是“巧合地”)预测到美国石油产量的顶峰期,但1969年其对全球常规石油产量的高峰期会在19932000年间达到的预言却没有实现。20世纪70年代初,“罗马俱乐部”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曾预言世界石油资源将在19932003年间完全枯竭的论断更是危言耸听。1978年,“替代能源战略工作组”的研究结论说,石油耗竭曲线表明全球石油产量的高峰期最早将在1990年、最迟到2004年、而极可能在19941997年间到来,因此“石油供应将不能满足2000年以前日益增长的需求”。而实际上,2000年世界石油供应仍然十分充足。1979年,美国中央情报局在伊朗革命导致新一轮石油危机之际提出的预测说,随着消费的快速增长,“全球石油产量在十年之后将下降”,“世界将不可能再次依赖石油产量的增长来满足其能源需求了”,“世界能源问题反映了世界石油资源的稀缺性”。显而易见,其结论也被历史事实所否定。

      其次,地球上最终可采的石油资源究竟有多少,还有多少剩余常规石油资源可供人类开发和利用,国际上的分析估计长期以来一直差距较大,至今没有肯定或一致的结论。在一些石油经济学家看来,Campbell等人显然低估了世界常规石油资源基础。1984年,石油经济学家Odell认为,如果说世界最终可采的常规石油资源只有2万亿桶,将是极其悲观的看法。他指出:“世界正在掘进石油,而不是耗竭石油”,世界最终可采的常规石油资源至少在3万亿~5万亿桶之间,因此,世界高峰期石油产量将在20252045年间才会来临。实际上,资源充足论与资源耗竭论之间的最大差异不在于可获资源量的多少,而在于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角度的不同。资源充足论者的突出特点在于,他们不是僵硬和固定地看问题,而是以科学和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因此,其对石油资源的估计总是在不断修正、调整和提高。例如,1948Weeks估计世界常规石油资源有6100亿桶,1959Weeks修正了自己的估计,调高到了2万亿桶。1984198719911994年,Master估计世界常规可采石油资源分别是2.593万亿桶、2.2万亿桶、2.7万亿桶和2.8万亿桶。

      1994年,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评价结果认为,全球可采常规石油资源为2.4万亿桶,其中,大约7000亿桶已经产出,1.1万亿桶得到了技术上的确认,尚余6000亿桶的资源有待发现。按1994年的储产比计算,世界常规已探明石油储量能够再维持世界生产大约50年,新发现资源预计又可增加额外的25年。也就是说,世界常规石油资源将足够人类消费到2070年。2000年,USGS再次进行地质和经济评估,按照高概率(95%)、平均概率(50%)和低概率(5%)的评估方法,全球常规可采石油资源基础分别为2.248万亿桶、3.003万亿桶和3.896万亿桶。据此,美国能源部运用一种相对简单的算法,根据USGS的最新资源评价结果,估计世界常规石油的高峰生产年限最早将在2021年、最迟将于2112年才会到来。美国能源部的分析表明,世界常规石油产量在开始下降以前,至少还会继续增长30年时间。

      根据USGS的估计和《英国石油公司世界能源统计评论》的统计,截至2003年底,世界累计生产了1126亿吨的石油,大约占世界可采资源总量的24.6%,这意味着人类仅消耗了1/4的全球可采石油资源,尚有75%的石油资源可供人类开发利用。同期,全球累计探明石油储量2693亿吨,尚余1885亿吨,即41%的石油资源有待发现和探明。也就是说,全球常规石油产量和供应量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是有充分资源保障的。

      第三,石油资源概念和分类的不科学和不统一,不仅造成了人们认识上的诸多混乱,而且导致了人们对世界石油生产和供应前景预期的不同,甚至矛盾冲突。

      长期以来,石油“探明储量”这一概念一直左右着人们对油气资源前景、生产、供应和油价预期的估计和分析,而这种分析认识是僵化、暂时和片面的。相对于广泛的油气资源来说,“探明储量”只是一个过于狭窄的概念。1925年,美国石油学会(API)首次使用了“探明储量”这一专业术语,其定义是指“地质和工程信息无疑表明了的、在目前的经济和作业条件下、可在未来从石油储藏中采收出来的原油数量”。API的定义虽然提供了一种资源评估的方法,但是作为一种油气资源的量化标准,显然是一种过于狭窄和片面的评估方法。因为,根据这一方法,(1)在已发现和开发的油田中,尚未探明的未来增加量可能被排除在外了;(2)待发现油田的未来增加量也被排除在外了。因此,这是一种不准确并且是误导的评估方法。Poter指出,“探明储量”的概念“不是、没有、也绝不会提供一种剩余资源的评估尺度,甚至是这种尺度的近似值。相反,它只不过是代表着一种继续被新的勘探和开发所替代的工作库存,只是提供了剩余资源潜力的较低界限,而不是常被人们错误理解的较高界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