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京虎子
京虎子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070
  • 关注人气:9,66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医背景绕啊绕(上)

(2014-10-06 06:27:02)
标签:

育儿

健康

分类: 几处留痕

那天说了,认证的科普作家只是虎老师十八般武艺之一,其他武艺都是什么呀?大家一直想听的中医背景是其一,说到中医背景,就得亮另外一门武艺:跑题。

 

早上说了,虎老师三岁开始制作中成药,有人猜了,是不是贡献童子尿?

 

猜对了一半。

 

三岁制药绝对不是撒泡尿那么简单,是从采药开始实打实的功夫,之所以成了中成药童工,又得从幼儿园说起。

看出来跑题的功夫了吧?别担心,肯定能绕回来。

 

若干年前还在国内的时候,有一天老妈来电话:你幼儿园阿姨来电话,要园庆了,你算优秀园友,让你去参加活动。

 

荣幸呀,到了日子,穿戴整齐,骑着自行车,来到幼儿园,感慨万分呀,你们说我为什么这么聪明?就是当年在这儿整托,中午阿姨要求统统睡午觉,虎子小朋友睡不着呀,阿姨转悠来转悠去,都给我闭眼。虎子小朋友只好闭上眼睛,在心里进行朴素的生物统计,是左边的小朋友先尿床?还是右边的小朋友先尿床?

 

瞧瞧,绕回到尿上面了吧。

 

话说虎老师正在幼儿园门口感慨早期生物统计教育,一位解放军同志站了出来:下车,干什么去?

 

咱这幼儿园什么时候又高了一档,都有站岗的了?我参加园庆。

 

你?你什么级别?

 

虎老师心里想了想,我什么行政级别呀?我?我候补科级?

 

科级还是候补的,不许进。

 

为什么不让我进?我也是这儿毕业的优秀园友。

 

里面部级都找不到座那。

 

知道什么叫大内幼儿园吗?虎老师出身的幼儿园前身是延安保育院,著名的马背上的摇篮,出了多少高官你们知道吗?比如那谁,那谁谁,那谁谁谁,,,,,,

 

停,数不过来了,绕回去。

 

虎老师当年为什么整托?因为爹妈都太忙,比如某周末。从幼儿园回来,老妈值班,老爸有事,医院里药物出现短缺,医护人员要牺牲休息日去采药制药,怎么办?带着虎子小朋友一起去,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就这样,虎子小朋友高高兴兴坐上了大卡车,采药去喽。

 

当年北京好风光,没到八宝山就找到一片野山坡,满山的野花野草,采吧。

 

虎子小朋友就粘着长得最好看的阿姨,拉着阿姨的手,心里说快长大快长大。

 

长的也不算慢,就怪阿姨太好看,嫁进大宅门成了首长的儿媳妇。心酸事就不提了,在野山坡上疯玩了半天,大家回到医院里,先熬好药,然后加进磨成粉的西药,制成小丸子,这就是自力更生的中成药。

 

二十几年后研究所分房子,学历是一条,工作经历也是一条,虎老师提笔写下,工作经历25年。

 

工会主席找来了:你是不是写错了?怎么能有25年革命工作经验呀?

 

不是说从第一次参加工作算起吗?我三岁就为革命做中成药了?

 

在微博上会偶尔会发现有人叫我会长,什么会?

 

新浪微博地图舌协会。

 

这是唱得哪一出?

 

话说当时虎老师粉丝上万,很高兴,奉献一把,伸出舌头,自拍,然后贴在微博上,此乃地图舌也。

 

没想到之后天天有人贴吐舌头照片,按照地图舌协会章程,身为创始人兼会长的虎老师都要转发,结果粉丝哗哗地掉。

 

说来惭愧,一直不务会务,不仅连本会的专业知识都没有科普,甚至连本会长的资格都成问题,因为严格说我并不是地图舌,而是裂纹舌,鄙会多数会员才是真正的地图舌。

 

自从本会成立以后,会员准会员预备会员和会外积极分子常常提问:这类舌头正常吗?

 

正常不正常,过几天会科普的。今天先料理一下会务。前几天有会员对卫生棉条很感兴趣,特此声明:因为那东西不塞进嘴里,因此不属于本会的研究领域。

 

任何历史都是人物史,地图舌协会的历史也就是我本人的成长史。

 

想当年北京市要搞幼儿生长曲线,倒不是因为中国人和外国人体质不同,而是那年月国人营养多不良,用外国人的标准显得太特摸悲壮,一城的孩子就没几个达标的。于是开展健康本土化,在北京找一些比大多数婴儿健康的婴儿作为正常指标,虎某人很荣幸地成为之一,定期就有人来测身高称体重量脑袋,我一人入选全家光荣,加上虎某人小时候长得颇为自豪,这个以前的头像可以作证,因此爹妈很骄傲,但是有个心病。

 

心病就是舌头。

 

虎老师是家中长子,爹妈很上心,生下来后先看到是个带把的,我那东北籍老爸脸上乐开了花,再看看胳膊腿都没毛病也没有六指,好好好。

 

过几天哭的次数多了就看出不好了:咦,孩子这舌头是怎么回事?

 

父母都是医生,先查书,西医书里面没说什么。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看医生去。

 

北京有的是大医院,不过虎老师不能随便找个医院就抱进去,到耳鼻喉科,人挤人的:大夫,您看看我们孩子的舌头。别挤,后面的别挤,好像全北京就你们家孩子生病是不是?

 

虎老师什么层次?非专家不看。

 

这是沾老爸的光。老爸在军医大学上了一半就去了朝鲜战场,刚出校门的大学生加上党员,就成了首长保健医。第五次战役时志愿军医疗系统损失惨重,老爸幸好因为是首长保健医,让部队拼死救出包围圈,有两次差点送命。经过战火的考验,回来后就一直负责首长保健。

 

首长病了,稍稍严重点,要会诊,把各大医院的主任请来,大家鸡一嘴鸭一嘴凑出一个既保险又折中的意见,因此老爸和京城名医都认识。虎老师的级别就不必会诊了,抱着挨个见。小小年纪话都不会说就知道哭,特辛苦地在父母怀里视察了一下京城各大医院,主任们的结论:舌头是不正常,可是没事。有事也没法治。

 

这叫什么话?父母商量了一下,看中医去。

 

这么多主任都说了,怎么还不信?

 

因为老爸学过中医,知道在中医,这种苔像有个名字:死苔。

 

中医云,人之将死,舌裂。

 

生下来就要死了,太悲催了。

 

老爸和中医的渊源就更深了,当年太祖搞中西医结合,西学中,从军中选拔又红又专的年轻军医,拜在名中医门下,老爸是其中一号,而且为了要培养全科中西医结合人才,不能只拜一个老师,一口气把京城几大名医全拜了。

 

人家中医门里的传统是传媳不传女,手艺不外传,冷不丁收个军医算怎么回事?但太祖有令,只能认了,教不教真本事就不由太祖了,这样学了整整一年,日后在简历上写上中医学历一年。

 

于是,老爸抱着虎老师遍访京城名中医。老师,您看看您徒孙的舌头。师兄,您也参谋参谋。

 

他老师他师兄有话也不方便说呀,像模像样地看。老太太进来了:哎呦,这孩子长得太俊了,来来,我抱抱,你们瞧瞧,跟我多亲,哎呦。

 

这孩子,他怎么尿了?对不起师娘,这孩子不愿意穿尿布,刚才忘了把尿了。

 

这是好事呀,没听你师傅说吗?童子尿,专治寒热头痛,这还没尿完哪,二丫头,二丫头你死哪儿去了,麻利的,拿个盆来接着,尿得正好,掺你爸那甘露丸里面。

 

长见识了吧?虎老师随随便便一泡尿,就是老中医祖传的大补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