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曙光

(2013-11-02 10:20:22)
标签:

健康

分类: 健康生活

2010年7月,美国密西西比州出生了一个35周到早产儿。医院发现母亲是艾滋病毒(HIV)感染者,没有接受过抗HIV药物治疗,因此婴儿携带HIV的可能性非常高,为此医生在婴儿出生30小时的时候给予婴儿三种抗HIV药物。出生后第二天抽血检测,证明这是一个HIV婴儿。

 

一周后婴儿出院,一直用抗HIV药物,到12月29日,婴儿血液中HIV下降到每毫升50个拷贝。抗HIV药一直使用的到婴儿18个月,停药原因不明。2012年秋天,孩子再次检查,发现血液中检测不到HIV病毒,也没有HIV抗体。之后,孩子的血液中用常规方法始终检测不到艾滋病毒。

 

研究人员很谨慎地宣布,这是第一例被治愈的HIV携带者。

 

在此之前,只有一例因为骨髓移植而转阴的例子,这个两岁多的孩子是使用抗HIV药物在极早期治疗成功的第一个例子,为攻克艾滋病带来了曙光。

 

艾滋病的治疗方面近年来进展非常快,已经能够很好地控制病情,但彻底治愈到现在还只有这一个例子。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艾滋病流行后,30多年集全球之力攻关,终于出现了曙光。

 

这个曙光得益于不谢地开发新的抗艾药物,得益于坚持早期治疗,得益于相信科学、坚持科学。中药抗艾研究则走了相反的道路,从按科学方法寻找有抗病毒成份、到打起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的旗号、最后走到掺西药,离科学越来越远。

 

我曾在有关艾滋病的文章中写到:“虽然我们看不到结束,但我们看到了开始”,今天也许可以说:“我们从开始看到结尾。”

 

上世纪末,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从事艾滋病研究时,和Mary Lou Clements教授有过很多接触,她当时从事艾滋病疫苗方面的研究。记得在一次讲座上她介绍了对到那时为止各种艾滋病疫苗的评估结果,证明没有一种疫苗有效。大会议室弥漫着悲观的气氛,Clements教授说,尽管现在对艾滋病毒还没有有效的办法,但随着我们对艾滋病毒自然史的不断了解,迟早有一天会有有效的办法的。

 

曙光

Clements教授没有见到这一天,她和他的丈夫、我多吃聆听教诲的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规划第一任主任Jonathan Mann死于SWISSAIR 111航班失事。

 

曙光

很多从事艾滋病研究的科研人员和Mann夫妇一样没有看到艾滋病控制曙光出现的一天,其中包括在艾滋病流行初期为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在中国的流行做出贡献的研究人员。当时无论在经费上还是在研究条件上都可以用非常艰苦来形容,科室里的一位女技术员有先天性心脏病,长期在负压的P3实验室工作,生产国产检测试剂,一干就是大半天。某天在睡眠中心脏病发作,再也没有醒过来,只有三十多岁。

 

所有的牺牲都不会毫无价值。所有的奉献终将赢得回报,

 

因为曙光出现了。

 

曙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正国级汤药
后一篇:主食 (2)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