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健康 |
分类: 几处留痕 |
生完孩子后,老婆总觉得自己身体有问题。每次去医院检查都问:“医生,我有什么毛病吗?”
几位医生的回答都是:“什么毛病都没有!”
次数多了,老婆就觉得美国的医生有毛病了,水平太柴,换上中国的医生,怎么着也能看出点毛病来。
儿子一岁的时候,举家回国探亲,老婆很高兴,回去后找个好医生,一定给找出毛病来。
到了北京,头一件事就是看病。伟大祖国独一份是什么呀?中医!找个老中医。虎某人那会对中医态度很暧昧,心说反正没病找病,让中医看一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万里迢迢回来,肯定要找个有名的老中医。双方家长都是医生,这算难事吗?要找就在中医最高研究机构中医研究院里找,很快托关系找到一位专家。这位专家是中医研究院特意从哈尔滨请来的教授,为的是搞中医国家级科研的,不是民间的阿五阿六。
一听说是中医研究院门诊,虎某人先存了一份戒心,因为我的一位同学毕业后就分到这里。医学院基础医学专业毕业,在这里开针灸门诊,这不是明摆着拿病人练手吗?
进了诊室,第一个感觉就不错,那老中医教授和正经医生没什么区别,不像某种中医从穿戴打扮到说话的样子都跟在棺材里躺了七八百年似的。周围那些学生看起来也像正经人。
老教授虽然看着不像传统中医,但手艺没错,一上来先端详了一下,接着问病史,在美国看过什么科呀?做过什么检查呀?医生的诊断是什么呀?得知一切正常后又问老婆自己感觉怎么样?老婆说感觉虚,不舒服等等。
然后号脉,几分钟后就有诊断了:“你什么病都没有。”
医术呀医术,几指可敌美国头号医院诸多技术。
老婆能善罢甘休吗?“可是我感觉这不舒服那不舒服呀?,,,,,,”
“你真的没有病。”
可是老婆不这么认为,继续纠缠,教授只好妥协了:“我给你开个方子,不一定有什么用,就是调理一下。”
刷刷刷开出方子,一边的学生们狂记,就一个方子,没有开任何中成药。我拿起方子谢谢教授,教授先说:“别在这里抓药,太贵,到街上的药店抓就是了。”
医德呀医德,够那帮胡乱给病人开中成药的医生们学一辈子。
接着教授又吩咐:“记着先抓六副,有效再抓六副,无效就别糟蹋钱。”
仁心呀仁心,中医若都如此人,何愁不兴。
小心翼翼把方子装好了,这是国家级中医研究机构的国家级老专家开的方子,国方。
回到老婆的娘家,岳母去找熬药的家伙,我去买药。
买药自然去同仁堂,一是不远。二是人家是名店,药的质量有保障。这是我头一回买中药,为什么?虎某人是谁?打小做中药的。
小学二年级的某个周末,让老爸揪住:“不许到院里疯去,干点正事,跟我们采药去。”
西医学中医,在药物上不能马虎,自己采自己制才叫好中药。跟着一车军医军护士上车西去,那时候北京的天还很蓝,没到八宝山就找到一个遍地野草的山头,叔叔阿姨们采药,虎子吹蒲公英抓蛐蛐。药采回来马上制备,熬好了以后将西药磨成粉加进去,这就是自制中成药。
上大学的时候太老实,没有让老爸去单位开个证明,否则算工龄都十年了。
同仁堂的人拿过方子,很快抓好了。此乃中国最著名中药店抓来的中药,国药。
回到岳母家,准备熬药。
虎老师写书科普谈史只是18般武艺中最平常的几种,其他秘不示人,熬中药就是其一。这门武艺先有家训,小时候老爸一伤感就说:“你奶奶就是太心疼钱,中药熬糊了应该倒掉,她心疼钱,都喝进去了,结果得癌了。”其次是得过真传,当年搞艾滋病中药研究时,师傅是中药厂调来的一位老技工,国家级水平。虎老师跟他学过各种熬煎提纯的技术,绝对专业水平,怎么着也算小国手吧。
熬中药的家伙当然不能随便了,岳母从所里的中药室借来的砂锅。那不是一般的熬药砂锅,那是国家药品监督最高学术机构的中药室专用煎药工具,一锅验遍举国中药。这是什么?国锅。
知名老中医教授开的国方,百年老店买来的国药,用的是检验全国中药的国锅,加上熬药小国手亲自煎熬,这锅汤药毫无疑问板上钉钉的中医正国级。
熬好后让老婆趁热喝,老婆尝了一口:“太苦了,加点糖吧?”
“良药苦口,不能加糖,一定要严格按原方服用。”
医门之后不是吹的,在虎子的鼓励之下,老婆使出生孩子的劲,把一锅药喝得一口不剩。
真不愧是正国级汤药,没到半小时,药物的效果就出现了。
老婆大人虚脱了。
虚、脱、了。
几位医生的回答都是:“什么毛病都没有!”
次数多了,老婆就觉得美国的医生有毛病了,水平太柴,换上中国的医生,怎么着也能看出点毛病来。
儿子一岁的时候,举家回国探亲,老婆很高兴,回去后找个好医生,一定给找出毛病来。
到了北京,头一件事就是看病。伟大祖国独一份是什么呀?中医!找个老中医。虎某人那会对中医态度很暧昧,心说反正没病找病,让中医看一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万里迢迢回来,肯定要找个有名的老中医。双方家长都是医生,这算难事吗?要找就在中医最高研究机构中医研究院里找,很快托关系找到一位专家。这位专家是中医研究院特意从哈尔滨请来的教授,为的是搞中医国家级科研的,不是民间的阿五阿六。
一听说是中医研究院门诊,虎某人先存了一份戒心,因为我的一位同学毕业后就分到这里。医学院基础医学专业毕业,在这里开针灸门诊,这不是明摆着拿病人练手吗?
进了诊室,第一个感觉就不错,那老中医教授和正经医生没什么区别,不像某种中医从穿戴打扮到说话的样子都跟在棺材里躺了七八百年似的。周围那些学生看起来也像正经人。
老教授虽然看着不像传统中医,但手艺没错,一上来先端详了一下,接着问病史,在美国看过什么科呀?做过什么检查呀?医生的诊断是什么呀?得知一切正常后又问老婆自己感觉怎么样?老婆说感觉虚,不舒服等等。
然后号脉,几分钟后就有诊断了:“你什么病都没有。”
医术呀医术,几指可敌美国头号医院诸多技术。
老婆能善罢甘休吗?“可是我感觉这不舒服那不舒服呀?,,,,,,”
“你真的没有病。”
可是老婆不这么认为,继续纠缠,教授只好妥协了:“我给你开个方子,不一定有什么用,就是调理一下。”
刷刷刷开出方子,一边的学生们狂记,就一个方子,没有开任何中成药。我拿起方子谢谢教授,教授先说:“别在这里抓药,太贵,到街上的药店抓就是了。”
医德呀医德,够那帮胡乱给病人开中成药的医生们学一辈子。
接着教授又吩咐:“记着先抓六副,有效再抓六副,无效就别糟蹋钱。”
仁心呀仁心,中医若都如此人,何愁不兴。
小心翼翼把方子装好了,这是国家级中医研究机构的国家级老专家开的方子,国方。
回到老婆的娘家,岳母去找熬药的家伙,我去买药。
买药自然去同仁堂,一是不远。二是人家是名店,药的质量有保障。这是我头一回买中药,为什么?虎某人是谁?打小做中药的。
小学二年级的某个周末,让老爸揪住:“不许到院里疯去,干点正事,跟我们采药去。”
西医学中医,在药物上不能马虎,自己采自己制才叫好中药。跟着一车军医军护士上车西去,那时候北京的天还很蓝,没到八宝山就找到一个遍地野草的山头,叔叔阿姨们采药,虎子吹蒲公英抓蛐蛐。药采回来马上制备,熬好了以后将西药磨成粉加进去,这就是自制中成药。
上大学的时候太老实,没有让老爸去单位开个证明,否则算工龄都十年了。
同仁堂的人拿过方子,很快抓好了。此乃中国最著名中药店抓来的中药,国药。
回到岳母家,准备熬药。
虎老师写书科普谈史只是18般武艺中最平常的几种,其他秘不示人,熬中药就是其一。这门武艺先有家训,小时候老爸一伤感就说:“你奶奶就是太心疼钱,中药熬糊了应该倒掉,她心疼钱,都喝进去了,结果得癌了。”其次是得过真传,当年搞艾滋病中药研究时,师傅是中药厂调来的一位老技工,国家级水平。虎老师跟他学过各种熬煎提纯的技术,绝对专业水平,怎么着也算小国手吧。
熬中药的家伙当然不能随便了,岳母从所里的中药室借来的砂锅。那不是一般的熬药砂锅,那是国家药品监督最高学术机构的中药室专用煎药工具,一锅验遍举国中药。这是什么?国锅。
知名老中医教授开的国方,百年老店买来的国药,用的是检验全国中药的国锅,加上熬药小国手亲自煎熬,这锅汤药毫无疑问板上钉钉的中医正国级。
熬好后让老婆趁热喝,老婆尝了一口:“太苦了,加点糖吧?”
“良药苦口,不能加糖,一定要严格按原方服用。”
医门之后不是吹的,在虎子的鼓励之下,老婆使出生孩子的劲,把一锅药喝得一口不剩。
真不愧是正国级汤药,没到半小时,药物的效果就出现了。
老婆大人虚脱了。
虚、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