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蜂蜜(5)

(2013-03-03 21:25:03)
标签:

健康

分类: 健康生活
中国对出口蜂蜜的安全性检测包括了氯霉素、硝基呋喃、甲硝唑、四环素、沙星类等养蜂禁用抗生素类。也就是说,这几种抗生素类用得很普遍。中国对于国内市场销售的蜂蜜并没有安全性检测,也就是说,这几种抗生素都可能存在。

中国蜂蜜的污染问题始于十年前,FDA发现里面存在抗生素和铅,这批蜂蜜是经过加拿大运到休斯敦,然后卖给做果酱的J. M. Smuckers和做面包的Sara Lee两家公司。前者为Ritz-Carlton饭店供货,这批蜂蜜做了12040盒,分送各饭店。后者是全国性面包商,用这批蜂蜜做了50多万包面包,全美很多超市都有。

这样一来这些下游的厂家就得长个心眼,不能光贪便宜。蜂蜜进口商压力很大,有些进口商开始对蜂蜜进行检验,不能糊里糊涂地让人骗了,一方面是里面的污染,更重要的是这里面到底是不是蜂蜜呀?

上面提到过被判刑的那台湾Fan先生承认将蜂蜜稀释20%到30%。《南方周末》2011年8月报道:中国原蜜年产量约为8万吨,而2010年蜂蜜出口却高达10.11万吨,内销的蜂蜜并不比出口的少,按农业部的数据,2010年蜂蜜产量29万吨。这是怎么回事?

看看《世界农业》2011年10月刊登的“世界主要生产国蜂蜜出口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一文的数据:2009年中国蜂蜜产量407367吨。

中国蜂行业协会报告显示,全国原蜜产量每年仅20多万吨,还要供应出口,而国内市场上每年卖出的蜂蜜有80多万吨。

蜂行业的数字有些夸大了,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在原蜜和蜂蜜产量之间有一个巨大的鸿沟,起码后者是前者的四倍,蜂蜜从出厂到市场,膨胀了四倍以上。

是不是因为加工造成的?

2011年10月20日起正式实施的GB14963-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蜂蜜》规定:蜂蜜必须是天然物质。经过化学工艺加工的,只能称为“蜂蜜制品”。添加工业生产物质,却仍标“蜂蜜”的,将视为假冒产品。
这个国家标准只适用于蜂蜜,也就是说在中国销售的蜂蜜必须是天然的,不能经过化学加工,更不许添加其他东西。

实际情况恐怕是已经没有真正的蜂蜜了。即便是有天然蜂蜜,还有一种高招:在蜂蜜生产期间用白糖或糖浆直接喂养蜜蜂。这样出来的也叫蜂蜜,而且省去了过滤花粉的程序了,可这种蜂蜜不能算真正的蜂蜜。看来美国进口的中国蜂蜜中就有不少是这种蜂蜜。

其次就是将糖浆掺在蜂蜜勾兑,或者直接用糖浆的“蜂蜜,据保守的估计市场在售的超过30%“蜂蜜”是用糖浆加工而成。2011年初,用SM-R技术,随机从市场上抽检了主要蜂蜜品牌,结果发现逾一半的品牌都测出含有大米糖浆。

在蜂蜜掺假中,常常加入糖精,在美国是非法的。

我们消费者去买蜂蜜,运气好那蜂蜜是纯天然的,可是里面有抗生素+铅,运气不太好是半天然的,里面有糖浆,还有抗生素+铅,运气不好买到非天然的,整个一个糖浆。从防污染的角度最后这种最安全,但为了这个安全干嘛花高价买蜂蜜呀?直接买糖浆就是了。蜂蜜还勉强算健康食品,糖浆整个就是垃圾食品。

最好的办法只有自己养蜜蜂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蜂蜜(4)
后一篇:红酒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