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瘟疫(10)

(2010-10-18 10:29:02)
标签:

杂谈

分类: 闲谈历史

      马修·克拉克森一到市政厅门外,就被小贩们围了起来。

      市政厅在第五街上,离华盛顿官邸隔着一条街,因此离市场也不远。市政厅外有个小广场,那里永远聚集着一群小商小贩,一见有人经过就围上来推销东西。星期六没人到市政厅办事,好不容易等到克拉克森出现,广场上所有卖东西的人都围了上来,有卖圣经的,有卖各种家传宝贝的,有推销各种商品的,还有推销新发明新技术的,林林总总。

      克拉克森什么都不想买,只想尽快到市政厅去,可是他又不能像其他人那样粗暴地推开身边的这些小贩,因为他是市长。

      费城市长就这样毫无尊严地艰难地从小商贩们的包围圈中挤了出来,整理了一下挤乱的衣着,来到市政厅门口,守门人早就看到了这一切,打开门,让市长进来。

      因为是周末,市政府的职员都在家休息,市长大人到办公室一坐,也没有什么公事可办,其实他根本就没有什么例行公事,因为他这个首都市长是荣誉性质的。

      殖民地时代,北美居民为了限制帝国总督和官员的权力,把殖民地的权力牢牢抓在议会手中,比较合理的那种是联邦政府的结构,选举产生的总统是有执法权力的。另外一种是民选出一个业余的行政长官,市长镇长之类,然后议会雇个经理管理本地行政机构,市长镇长德高望重可是没有实权。最差的一种是当时费城市政府,根本就没有行政权力,立法和执法全让议会包了,甚至出现紧急情况了,也用不着市长着急,议会届时会临时成立一个委员会,处理危机。作为美国第一大城市而且是临时首都的市长,就好像荣誉市民一样,纯粹是竞选出来的一种荣誉。

      克拉克森是纽约人,出身豪门,独立战争期间他捐出一大笔钱,是大陆会议的议员。战后来到费城,是宾州银行的创办人之一,通过卖保险而致富,1790年开始从政,先竞选成议员,1792年当选为市长。

      克拉克森正好60岁,从政对于他来说并没有多大的政治野心,只是为了参与和有自己的发言权,成为市长为的是受人尊敬。费城市长的权力被法律限制得死死的,可以说只有很少的行政权力,本来用不着天天上班。克拉克森有钱有闲,当了市长后天天往市政厅跑,连星期六也来。门口那帮小贩就抓住这一点,知道作为市长得摆出亲民姿态,一见到他就围上来,克拉克森一开始还掏腰包买几件,后来发现买了也没用,而且越买那帮人围得越紧,只得下决心一件也不买,每次上下班都得折腾一阵。

      市政府的人看见市长被围观成这样,早就看不下去了,提议下令,市政厅前不许兜售东西,不仅仅为了市长每次来容易些,也为了市政府显得庄重一点,虽说市政府规模不大,好歹也是美国第一大城市的市政府,又是首都的执法机关,不能门口热闹得跟市场一样。克拉克森对此表示反对,认为这些小贩也不容易,都是为了混口饭吃,不能断了人家生路,于是就这样天天挤来挤去地上下班。

      克拉克森在椅子上坐到呼吸平稳了,觉得应该做点什么,咳嗽了几声,外面没人回应,才想起来今天除了自己和看门的,这里面就没有别人,只好看看书桌上有什么值得消磨时间的,一翻,正好翻到州长托马斯·梅菲林的来信。

      信是昨天送过来的,恰巧市长没来上班,政府职员把州长的函往市长办公桌一放,并没有当成重要的事。梅菲林别的事没干多少,就知道写信,每每一通云山雾罩,加上指气颐使,美国各级政府是独立的,只听命于本地的民选议会,州政府本来就管不着市政府,所以谁也不把州长这个豆包当干粮。

      梅菲林是政坛大佬,克拉克森虽然无意在政治上进取,但也不愿意得罪他,对于梅菲林的来信,能应付的他都应付过去。打开这封信,果不其然,梅菲林还是那种趾高气扬的口吻,先说了一番大道理,然后要求克拉克森尽最大努力,保证本月27日在费城开始的州议会年会能够顺利进行。

      克拉克森看完信后放回到书桌上,想了一下,没想好怎么答复州长。州议会年年在费城开会,能出什么事?他也当过议员,议会开会就是吵架和勾心斗角,那帮来自宾州各地的议员白天开会还嫌斗的不够,偶尔还有议员约好了找地方决斗,这帮人不惹别人就谢天谢地了,还会有别人去干扰他们?

      不过,州长这封信勾起了克拉克森的忧虑,不是为了州议会的年会能否顺利进行,而是为了费城的现状。

      美国正处于欣欣向荣的时期,大量的移民来到美国,然后从岸边走向内地,带动了巨大的内需,作为主要港口所在地,费城越来越繁荣了。但是这种繁荣的背后存在着很多问题,城市的卫生状况就是其一,比如排污系统。首善之区还可以,贫民窟根本就没有排污系统,一下雨就成了沼泽。道路也是一样,一旦下雨就格外泥泞。此外最近海地的动乱使得大批难民涌进费城,引起了相当大的混乱。

      独立之后,美国发展很快,因此对糖的需求也很大,西印度群岛是糖业产地,停泊在费城港的商船越来越多,这种情况加上海地的动乱,使得费城港热闹得很,特别是入夏以来,雨水稀少,那里和费城其它地方一样,永远尘土飞扬。

      克拉克森想到这里,觉得作为一市之长,他应该为此作些什么。拿起笔来,打算起草个命令。是建立排污系统、修缮街道,还是整顿港口秩序?

      他哪一个也写不了,因为他根本就没有这个权力。

      费城这位爱多管闲事的市长被法律限制得什么都管不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