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龙门派性命双修的传承
(2011-10-24 21:43:19)
标签:
杂谈 |
丘处机(1148-1227),字通密,号长春子,全真道北七真之一,龙门派创始人。山东登州栖霞县人。19岁在宁海昆嵛山出家,拜王重阳为师。后在陇州龙门山隐居修道,创立龙门派。元太祖十四年遭使召之,翌年应召与弟子尹志平、宋德芳、赵抱元、李志常等18人同往西域雪山。太祖问治世之方,丘祖对以敬天爱民为本;问长生久视之道,则告以清心寡欲为要。太祖深契其言,赐号“神仙”,爵“大宗师”,命其掌管全国道教。常住北京白云观,坐化后遗体留白云观处顺堂。著有《摄生消息论》、《大丹直指》、《玄风庆会录》、《鸣道集》等传于世。后将“金丹秘诀”、“周天火符”、“道戒衣钵”等传于弟子赵抱元。并立40字作为接续龙门后裔的辈序。后又续60字,共为100代。前40字为:
道德通玄静,真常守太清。
一阳来复本,合教永圆明。
至理宗诚信,宇高嗣法兴。
世景荣惟懋,希夷衍自宁。
后60字为:
住修正仁义,超升云会登。
大妙中黄贵,圣体全用功。
虚空乾坤秀,金木姓相逢。
山海龙虎交,莲开现实新。
行满丹书诏,月盈祥先生。
万古继仙号,三界都是亲。
龙门首代祖师赵抱元,又名虚静,号道坚。前曾随师云游,后住白云观。丘祖亲派其当家,白云观祖先堂留有其大幅画像。后来赵将“性命双修全诀全法”、“道戒衣钵”传于张碧芝。
二代祖师张碧芝,道号德纯。在白云观当家,祖先堂有其大幅画像。后将“道戒衣钵”与“性命双修功法”传于陈冲夷。
三代祖师陈冲夷,道号通微。在白云观当家,祖先堂有其大幅画像。后将“道戒衣钵”与“性命双修功法”传于周大拙。
四代祖师周大拙,道号玄朴。在白云观当家,祖先堂有其大幅画像。周祖将“道戒衣钵”传于张静定当家,自己外出云游(据传说白云观各代当家都是明传道戒衣钵,暗传性命双修功法。对于周祖传张静定一事,实非庙外人所知,更不能妄言)。后入西蜀碧阳洞修炼。有张虎皮者,为当时名医。一天来洞拜访,谈道数日夜。周祖见其心诚,遂收为弟子,赐号静虚。数年后周祖对张静虚说:“庙外我只度尔一人,子速下山度人接续龙门命脉。”从此龙门派性命双修功法开始传于庙外,后成庙外教外秘传。
五代祖师张静虚,奉师命下山度道,因常带虎皮为座,故世人皆称虎皮坐张真人。张真人走遍数省没遇见一个真心学道之人。明嘉靖帝闻知张真人有长生之术,便遣使强请求道。张真人见其非是真心学道,便假称自己不知“道”是什么,竟至三请四不传。嘉靖帝恼羞成怒,将张真人问罪发配邳州。三年后至六安州庐江县马神庙,将性命双修全部功法传授给以卖水为生的寒儒李虚庵。张真人对李虚庵说:我这一生只传了汝一人,今后汝要继续传人接续龙门命脉。
六代祖师李虚庵,道号真明,安徽省六安州庐江县马神庙人。自幼聪慧过人,父早亡,事母至孝。虽是儒门秀士但无意功名,靠卖水为生。于万历己卯年遇师张静虚,张师授予“性命双修功法”。后张师至李虚庵家,资助养道费银五六两,仍然不足养道。至万历丁亥年,南昌县武阳里曹还阳,将李师请至家内,连同曹家二兄三友皆得性命双修真功。各友助银六两还是不够过大关之用。曹还阳与二友又助银三十两,如此方助道成。由此看来,采大药、过大关,法、财、侣、地四者缺一不成。
七代祖师曹还阳,道号常然,南昌县武阳里人。生于富家,自幼好武,万历丁亥年,得李虚庵师“性命双修秘诀”。传说曹祖得决后三十余日,火珠奔驰自突三关。其见功之快,古来少见。当时南昌县令向其求道,曹祖知县令是贪官,拒而不传。彼怀恨在心,以莫须有的罪名将曹祖押狱。曹祖用撒手闭气法假死脱离狱难,同弟子伍冲虚、伍真阳兄弟二人离家出走,并嘱咐家人照样办理丧事。俟县令升迁离去,曹祖师徒三人,复回故里。后将“性命双修全决全法”传于伍氏兄弟。
八代祖师伍冲虚,道号守阳。伍真阳,道号守虚。二人是堂兄弟,江西南昌县辟邪里人。兄弟二人从万历癸巳年师事曹祖,至壬子年方得“性命双修”全部功法。其间20年未闻曹祖一句道话,求师之难可想而知。伍氏二祖自幼好道,曾拜真伪师数十位,卖田舍,破家计,苦心苦行,最后始得曹祖真传。伍冲虚著有《天仙正理》、《仙佛合宗》传于世。清乾隆年间,伍冲虚将道教龙门派“性命双修功法”传于在皖水双莲寺落发出家的佛门弟子柳华阳。
九代祖师柳华阳,道号太长,洪都之乡人氏。幼而聪颖好佛,常怀方外想。后虽翰林及第,却无意宦途。终于投皖水双莲寺落发出家。入庙后始知寺内无性命双修真诀。出于求道心切,忽发一念,每夕二鼓,五体投地,虔心祷告早遇明师。逾半载,事巧合,幸有龙门第八代祖师来双莲寺,传予性命双修真功,又遇壶云老师开通周身关窍。伍祖临行嘱曰:“佛家双修今已失传,子当继其命脉,三教一家万勿分门别户”。柳祖谨遵师命度了然、豁然、会然等。后于嘉庆四年五月,在北京前门外、天桥西仁寿寺内度了空,授予“性命双修全诀”,是为龙门第十代。柳祖著有《金仙正论》、《慧命经》流传于世。
十代祖师了然,道号清祥,在乾隆年间遇柳祖授予龙门派“性命双修全诀”,后住瓜州金山寺修炼,是了空祖师的师兄。柳祖著作中有《了然五问》。
十代祖师了空,道号清净,北京人。自幼在北京天桥西仁寿寺出家,属禅宗临济派。清嘉庆四年五月,柳华阳祖师来京住仁寿寺,将性命双修秘诀授予了空师祖。住月余离去。后来了空师祖见仁寿寺不是用大功之地,遂出庙云游,至金山寺挂单与了然师祖一同修炼。二祖师后传功于赵避尘,是为龙门十一代。
十一代祖师千峰老人赵避尘,道号一子,又号顺一子,北京昌平阳坊镇人。自幼好武,更酷爱道学。为了追求性命双修之功,曾跑遍数省,投师36位。这些师傅有的虽知性命双修而不知全部功法。赵避尘并不满足所得,继续追求,终于得遇“了然”、“了空”二位禅师。光绪二十一年三月十三日,赵避尘自淮安关由水路至金山寺。人寺拜谒了然、了空二位禅师。见二位禅师像貌出奇,日光如电,炯炯射人,遂跪地求教。了然、了空见其求道心诚,便收为庙外弟子,赐道号一子。并在静室内秘授真功三昼夜,指点性命根蒂,诀破周身关窍。临别时了空禅师再三叮嘱避尘:“汝是俗家,一定要生儿育女留下后代再用大功。”避尘归里后隐于商界。1920年,了空禅师来到避尘家中传授“性命双修全诀全法”,并赐“天命”、“法卷”,同意避尘自立千峰派,开门授徒,接续命脉。
赵避尘师祖自1928年开门教授至1937年,徒众有二千余人。师祖收徒的原则是不分贵贱,不劝不拽,来者不拒,去者不留,重道德品质,不论职位高低,所以虽说徒众二千,其中领天命法卷者不过四十余人。师祖在当时是法继龙门、派衍千峰、龙门派教外秘传的一代宗师。著有《性命法诀明指》、《性理学》流传于世。并为千峰派立40字辈序:
玄妙先天道,自然性体空。
悟真圆光现,慧命上昆仑。
金丹乾坤大,礼义善养功。
虚灵清静意,留名万古春。
千峰老人赵避尘是清末民初时期著名养生泰斗为道家全真龙门派第十一代性命双修内丹养生学正宗传人。千峰老人早年慕道,首拜道家全真南无派二十代祖师刘名瑞为师,后遍访明师,转益多门,先后拜道师及武师三十六位之多,于武术及丹道皆有非凡建树。清光绪二十一年拜在龙门派第十代祖师了然、了空门下,完整继承了道家龙门派性命双修金丹大道全诀全法。嗣后受众师公推,开宗延脉,创千峰先天派,树旗传法。其胞兄赵魁一,作为开创先天派的另一位宗师,修炼卓有成效。在千峰老人寻访求道的征程中,始终受到他的帮助与指点。千峰先天派的创立,在近代丹道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千峰老人所生活的年代,正值清末民初社会极其动荡的特殊时期,当时战乱频仍,伪道邪教盛行,百病滋横,民不聊生。传统丹道秘密授受的传承模式,也受到了严峻的考验。正是鉴于当时复杂的社会情况,为使千古流传的大道能够真正造福于人类,救万民于水深火热之中,众师才公推千峰衍派,改革过去的传授方式,以一种全新的模式弘扬大道。此亦历史和社会所赋予千峰先天派的使命与责任。因此,千峰先天派自开创之日起,便以与过去迥然不同的面貌,出现于世人面前。首先,千峰老人一改过去单传为普传,改文言为白话,在社会上公开传授金丹大道。凡学者不分贫富贵贱,皆一视同仁,故从学者如云。当时上至军阀政要、社会名流,下至黎民百姓,人数达数千人之多。其中,有辛亥革命元勋朱子桥及杜心五,军阀黎元洪、吴佩孚、张作霖及其子张学良,国民党高级将领张执中,清末民初著名京剧旦角表演艺术家果湘林夫妇及女婿程砚秋,以及其他一些文化界名流等,既有叱咤风云之辈,亦有普通平常之流。这种盛况在近代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对于传播中华传统道家养生文化意义非常重大。为使金丹大道能够在更广范围流传,千峰老人又煞费苦心,用朴素亲切的白话,结合自己的亲身实践经验,仿效《伍柳仙宗》的写作手法,以师徒问答形式著成《性命法诀明指》一书,将千古秘传的金丹大道功程和盘托出,以供弟子学习研修之用,为后人研究金丹大道、窥破玄机道妙提供了极为珍贵的文字资料。另外,他还著有《内修秘要》及《卫生性理学》等著作,并注解了其兄赵魁一的《三字法诀经》,这都为传播和弘扬丹道养生文化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诚可谓救危难于存亡之际,挽绝学于濒灭之时,一统大成,承前启后,使千古性命双修金丹大道绝学能够延续至今日,其功不可没。千峰先天派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师承清晰可考,博采众家之长,理论法诀完备,实修成果显著。内丹学派向来十分重视师承源流,讲究一脉相承,自古都是师徒口口相授,不容间断一时。重要口诀,必要师多次叮嘱,反复背诵。而龙门派自邱处机开创以后历经十一代至千峰老人,每位祖师在历史上都留有清晰记载,千峰先天派也因此成为当今学术界一致认可的一脉正宗内丹学派。千峰先天派法承龙门,历代祖师皆修有所成,不流纸上谈玄之虚。千峰老人当时所拜的诸位有性命真功者,俱为修炼有成的大家,其成就令世人瞩目。千峰老人本人也身体力行,修炼至非常高深的境界;赵魁一祖师更是捷足先登,修炼成就有目共睹,在当时名动一时。正是由于这些异于其他传统门派的特点,千峰先天派自开创之初,便受到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