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了:作为一种思想的书法

(2007-06-18 10:21:12)
分类: ·别人看我

一了:作为一种思想的书法

 

文/刘墨     

 

书法在不同审美取向的人那里,甚至成为不同的艺术。

虽然我已经表明,书法作为艺术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Art”,但是让我无奈的是,人们已经普遍地在用“Art”及其内涵来衡量一切尤其是中国传统艺术,而且也早已把立场转到了“Art”之上。这当然并不见得就是一件坏事,而毋宁说是正是由于这一理念的引入,使传统艺术有了转化再生的可能,并具备了“现代性”乃至“后现代性”。

就现代艺术而言,在西方现代艺术哲学的影响下,当代艺术家的使命,已经成为一个艺术家是否能够对艺术家所在的这个时代进入、理解、体验以及表现,而这往往关切着艺术家是否有足够的敏感对现代人的生命状态、生存状态及其所处的文化语境有所感悟、理解与体验。这不仅决定了艺术家的审美价值取向,同时也意味着艺术家在艺术成就方面所取得的高度与深度。

于是,艺术家也就像哲学家或文学家一样,以点画、色彩等形式因素来思考或者描写整个宇宙人生了。而思考或者描写整个宇宙人生,也成为一个本质意义上的艺术家所必须承担的艺术使命。它也成为我们判定一位艺术家是否优秀的一个标志:如果一位艺术家在他的艺术思想或作品中体现了自己的艺术理想和生命对自由的渴望,就是一个好的艺术家,反之则不是。我不知别人是否这样来判断艺术,但这无疑是我判断艺术高下的一个尺度。

我愿意把一了放在这样的思考背景之下来进行讨论,尽管可能他本人并不一定完全赞成这样的想法。

当汉字以“书艺”或“书道”的面目出现时,它就有了“意味”,这“意味”与“艺”与“道”都有关联,因而它也不是简单的写书,而是伴着书家对宇宙人生的领悟。孙过庭所说的“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致;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正是书法最高境界的体现。

一了的书法,是他思考世界乃至观察世界的方式,更不用说这是他内心世界的外化了。从认识他那一天起,我就关注着他的书法的变化。而他的每一次变化,除了让世人瞠目之外,更多的是他的每一次精神上的变化。

一了早年从事禅学的参悟,寻求着精神的解放之道——禅让他剥落浮华,直指本心——如今却拈出一个“囚”字放在世人面前,岂不有深义存焉?

我一向以为,远古以来的人类的困境意识,无非集中在两个字上:“忧”与“惧”,由“忧”而有悲剧意识;由“惧”而有宗教意识。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司马迁曾有这样的感慨:“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报任安书》)这是传统中国在文学艺术上在悲剧意识方面所能达到的最高成就。

“囚”则体现了现代人的一种深深的无奈。一了自己所写的一段话也表明了这一态度:

 

当下生存在现代文明所设置的僵硬的毫无生命活力的“方盒子”空间里的“现代人”,为利欲的消费价值所愚弄与欺瞒,生命深层的自我灵智的体认愈来愈成为空谈与梦想。我们生活在一个与自我生命无关的“囚境”里,我们实际上被自我追求的与社会营构的虚假幻相所“囚禁”却茫然不觉!“囚境”的创作动机即缘于此。书写能否参与社会现实的批判在此成为某种意味深长的实验与可能。我在“囚境”的书写中找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快感!

 

面对一了以“囚”为主题创作的一系列作品,我不由得不陷入思索: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件作品,而是一种思考,一种状态,甚至是一种对现代人生的拷问。

《说文》:“囚,系也。”《尔雅》:“囚,拘也。”这“系”这“拘”并非仅仅是将人困在一个有形的牢笼里,名与利同样更会把一个人困在无形的牢笼里——一了正是通过“囚”这个字的含义及其意象,将现代人的处境彰显在世人面前。

而且,从书法艺术的角度上来说,一了的创作不是回到过去,而是直指未来(或可勉强称之为“现代性”或“后现代性”),这个未来没有停留在书法史领域内的碑帖之争、书体之辨、材料之择、笔墨之趣中,而是延伸进作为视觉文化的现代艺术及其观念之间。于是,一了也并不是作为书法家而是作为一位现代艺术家引起世人的关注。

进言之,一了只是比较纯粹地利用“书法”这一媒介,致力于现代观念艺术的实验和前卫艺术的思考与创作,同时将对当代中国的生存现实、生命现实、精神现实进行相应的个人化的关注和探索。

我没有统计过一了所写的“囚”字有多少作品,以及有多少样式,但是在他近年创作的一系列“囚”字中,他似乎已经对“囚”字所能做的整体性思考、整体性拓宽、整体性建构推向了极限。在不断的书写过程中,一了借助于笔墨和“囚”所提供的“字象”,将他对自由的体验和创造性的阐释糅合在一起,痛快淋漓地完成了他的艺术实验。在他的笔下,“囚”字衍生出的是现代人的生命困境以及悲剧意识。这是一了对汉字艺术的一种深度挖掘和现代阐释,浮现在他的“囚”字周围的,是现代人在物质对精神和心灵的全面侵蚀和空虚状态之中的窘境。李欧梵曾以“铁屋中的呐喊”来形容鲁迅的精神状态,这“铁屋中的呐喊”,或许也是一了在“囚”字系列中所发出的声音。

当一了向我们展示了人类被囚的窘境之后,获得的恰恰是来自于内心世界的快乐与自由。

(2007-6-16,于京东来仪轩)

本文转自刘墨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LM6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一了东瀛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