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倡议将12月23日定为“天津历史文化名城日”

标签:
天津历史文化名城日得名筑城城市规划穆森 |
分类: 文保生涯(探索文保路) |
大家一致认为,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文物事业所取得的重大成果之一,倡议将12月23日定为“天津历史文化名城日”,让市民知天津、爱天津、护天津。
为庆祝本次座谈会的召开,国家文物局顾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专家委员会委员谢辰生发来寄语。他在寄语中说:“希望天津形成整体保护的理念和体系。彰显文化自信,全面研究认识历史,处理好古、近、中、西的关系,在城市格局上体现出历史文化的源流,避免厚此薄彼、嫌贫爱富。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具有百闻不如一见的真实性,最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用文物讲好天津故事,留住乡愁。”
与会专家对当前天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所存在的问题也进行了分析,呼吁要对西沽街区进行整体保护,纳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修复天津人文生态环境,展现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
建筑遗产保护专委会副主任穆森介绍说,天津社会各界都在为此行动着。一如既往,天津历史学会艺术史专委会围绕传承津沽文化开展了系列活动。此外,谦祥益文苑今年还专门推出“庆生堂会”的传统形式,邀请以田立禾为首的津门四代相声演员同堂献艺,用笑声和掌声向城市送上生日贺礼,天津市文联和曲艺家协会纷纷加盟。丁字沽小学“文化遗产课堂”开设了专题课程,武术、摔跤等民间团体和餐饮单位也积极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