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明祭先贤——怀缅周治良先生

(2017-04-06 11:18:23)
标签:

文化

周治良

天津

穆森

建筑设计

                                 清明祭先贤
                            ——缅怀周治良先生

              清明祭先贤——怀缅周治良先生   

      我的成长离不开众多老先生的提点扶植,没有他们,就没有我的今天。在这些顾问中,我与周治良先生的关系不是最紧密的,却是从始至终最无距离感的。他待人处世的态度,是对如沐春风最好的诠释。一年了,每每忆起先生的音容笑貌,心中总有无限哀伤,似有千斤,欲说还休啊……

      在新中国的建筑设计界提及他,就如同在天津提及他的家庭一样,可谓是无人不知。曾祖周馥,叔祖周学熙、父亲周叔弢,兄弟姐妹周一良、周珏良、周艮良、周杲良、周以良、周景良、周珣良、周与良、周耦良,在各自领域都是令人仰慕的大家。1925年出生于天津,从小学到大学都在此,家学家风在他身上得到了完美体现。他参与或主持设计的建筑不计其数,三十出头就出任了天安门广场及东西长安街、前门大街中心规划组的设计组组长,从建国初期的“十大建筑”到首都体育馆,再到援助摩洛哥的体育中心。他曾任第十一届亚运会工程副总指挥兼总建筑师、第六届远东及南太平洋地区残疾人运动会总建筑师、北京2000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总建筑师。然而,我要说的却不是这些功名赫赫,而是先生的大家风范和修养。

                          清明祭先贤——怀缅周治良先生
        在中国历史上,像周家这样五代不衰,辈辈出英豪的家族,恐怕是独一无二的。但与治良先生相识十载,他却从未炫耀过自己的家族和自身的成就,低调得甚至让人觉得有些苛刻。谈及过往,即使那些改变历史走向的大事,从他口出说出亦都是风轻云淡,举重若轻,“这些没什么,历史中人完成了历史中事而已。”他给我看过兄弟们写的一些回忆,稿子上总会注有一句“家族内部交流,不供发表”。这种奢华的低调,只有周家人才做得到,而且都是发自内心的真诚。无论见面,还是通话,先生总是那样温文尔雅,倾听着你的话语,注视着你的眼睛,从不会打断他人的话。相熟后,他会挽着你的胳膊,不用更多言语,微笑着给你传递力量。每次去看他,他都会亲自到小区门口接你,走时再送到小区门口,回头望去,他肯定还站在原地目送你。尊重每一个人,善待每一个人,在他身边永远不会感到与权威的距离感。

                            清明祭先贤——怀缅周治良先生
       连续两届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天津论坛,先生都是有请必到,有求必应。由于条件有限和疏忽,我们曾把时年85岁的老人家塞到车子的后座,他蜷着腿足足两个小时。下车后,依旧面带微笑的站在原地和你寒暄,用此掩饰自己腿麻,以不让周围人尴尬。因为这一幕,我一直深深的自责,几次想要郑重道歉,先生都会把你拦回去“没有的事,我都忘了!”

        2008年,五大道“聚客锚地”破坏伊始,他就来到现场声援我们。随后,他带着我们把周家在天津所有现存的史迹都走了一遍,从儿时在祠堂读书到解放初期黄敬市长家的酒会,斯情斯景,仿佛就在眼前。2010年,我在故宫漱芳斋操持《谢辰生先生往来书札》和《谢辰生文博文集》座谈会,先生一把抓住我,向身边每一位他认为重要的人介绍我的那些微不足道的事迹。那一晚,回到宾馆,我久久不能入眠,感动先生居然能记住我所干的每一件事。他就是这样一个人,无论是院士大师还是涉世未深的青年,皆以真心示之,以真诚待之。

                               清明祭先贤——怀缅周治良先生

        他走得很安静,一如既往的低调。我得知此消息时,已经过了好几个月。我知道,他不希望被人铭记,怕麻烦人,但我们又怎能忘记?正如《中国建筑文化遗产》总编辑金磊在先生追思会上所言“无论是遥远的旧梦还是未来的业界远山,我们都离不开周院长这样有教养、有谦德、有慧眼、有胆识的大家。他曾经是荣获过那么显赫声誉的人,他不该迅速的被业界所淡忘,如果真如此,那将是从事20世纪建筑遗产研究者们的新失误与新教训。”

        我无法原谅自己,在最近几年中没有多去看看他,没有说出心中的歉疚,甚至连句真诚的感谢都没有充分表达。斯人已逝,斯德永馨,润物无声。目送先生的背影,千言万语,顿首再拜,无语凝噎……

                                                                                                   穆森写于丁酉年清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