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老穆草堂
老穆草堂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728
  • 关注人气:52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化遗产日京津冀小学同讲文化遗产课

(2016-06-25 10:42:22)
标签:

文化遗产课堂

文化遗产日

京津冀

穆森

谢辰生

分类: 文保生涯(探索文保路)
刊于《中国文物报》(2016年6月16日头版)
                 文化遗产日京津冀小学同讲文化遗产课

  为了庆祝我国第十一个文化遗产日,北京三里屯小学、天津丁字沽小学、河北省石家庄实验小学,在“文化遗产课堂”专家组的指导下,分别以长城、京剧、大运河为题,联合开展“文化遗产日京津冀三地同讲文化遗产课”活动。三地小学生通过视频互动,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文化遗产日。

  

   据“文化遗产课堂”发起者穆森介绍,自去年11月5日“文化遗产课堂”在天津正式开课以来,一直努力探索建设常态化、课程化的校本实验课程体系。以教育为桥梁,让孩子们体验文化遗产之美,无疑是对今年的文化遗产日的主题“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最好的诠释。长城、京剧和大运河不仅是三地共有的世界级文化遗产,更是中国文化的符号,“在孩子们的成长中,文化遗产不能缺席”。

  

    同讲期间,三所小学宣布从下学期开始将同步开设“文化遗产课”,探索三地教育资源共享,落实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此,天津师范大学教授、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会长谭汝为即兴撰联:“说运河,论长城,谈京剧,开来当继往;播文化,搭金桥,促教育,温故而知新。”

  

   “文化遗产课堂”是由来自教育、文博考古、历史和戏剧等领域的国家督学、政府参事、文史馆员、大学教授等各方面人士志愿形成的专家组主持。95岁高龄的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谢辰生先生欣然为课堂题字,并在贺词中说:“早在1987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通知》中,我们就提出要开展文保教育,‘在中小学的教科书中,要增加有关祖国文物的内容,教育青少年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文化遗产课堂是在为文保播撒希望,值得鼓励和推广。”
 
  据悉,文化遗产课堂致力于探索建设成中小学教育体系中的一门独立课程。最大特点和不同点在于:区别于以往的文化遗产进校园,专家组结合美育与德育,利用文物、非遗、城市历史文化等方面知识编制文化遗产系列教材,在三至五年级开设固定“文化遗产课”,同时在体育、音乐、美术课程中增加武术、戏剧、摄影等方面内容,增强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体验文化遗产之美。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接受文化遗产教育,校园内还长期布置专题展览,介绍党和国家领导人关心文物保护工作的故事,请博物馆流动展进学校。利用博物馆、文保单位等场所,积极开展校外实践活动,构建全方位的“文化遗产课堂”校本课程体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