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左耳》听得到“青春”吗?

(2015-04-25 16:53:08)
标签:

娱乐

左耳

青春片

苏有朋

穆森

分类: 艺海拾遗(戏剧影视谈)

                   《左耳》听得到“青春”吗

                          文/穆森

                         《左耳》听得到“青春”吗?

    自从《致青春》火了,只要你走进电影院,总能看到各种“青春片”正在上映。放眼望去,如今坐在电影院中的主流消费群体是谁?当而立之年的80后开始怀念青春,当青春荡漾的90后开始膜拜鲜肉,“青春片”自然就成了最好的消费品。

 

    昨天走进影院看《左耳》,环顾左右,我可能是年纪最大的“青春”消费者。福兮祸兮?到底该如何定位和看待当前方兴未艾的“青春片”呢?“青春片”不应是简单的“粉丝电影”,泡沫票房。电影是用故事来支撑,直面人生的艺术。青春是人生的一部分,是人生中最华丽美好的故事篇章。任何电影故事中,青春都是无处不在的。如果说把镜头定格在青春时代,就被冠以“青春片”的话,那么这些作品的全称应是青春题材的故事片。

   

    只有青春的梦幻,没有故事的人生,何以电影?

   

    还好,《左耳》走的不是“粉丝电影”路线,而是部有人生,有故事,有人物的作品。与以往被拍烂的同类题材作品相比,《左耳》显得略残酷和复杂。正因这份沉重和思考,使得该片更像故事片。我没看过原著,仅从电影所展现的故事内容看,确实足以装满一部长篇小说。

   

    把《左耳》这样的故事改编成电影本身就是极具挑战的!简单的人物设置,复杂的人物关系,在文字中可以尽情铺陈,但若转化成电影语言,叙事和人物显然是最大的难题。然而这二者又是相互带动的,一环出了问题,后面的故事就会出现“塌方”。所以,通过电影展现《左耳》这样的复杂又简单的故事,是很容易让人质疑合理性的。那么,如何才能把故事讲得合理,让观众信服呢?这就取决于电影能否诠释出人物的多面性和繁简关系。

   

    这些问题,都不是简单耍耍青春就可以了之的。

           

                 《左耳》听得到“青春”吗?

    坦率地讲,电影《左耳》并不精致,甚至有很多败笔。但作为苏有朋首次执导,一群90后新人苦撑起的一部戏,其确实是部诚意之作。

 

    导演没有消费青春,演员也很少耍帅卖萌,他们在努力讲述一个带有血与泪的成长故事。对于这样一个略显沉重和苦痛的故事,导演采用的讲述方式却很温和,没有歇斯底里的爆发,更像一个过来人在和你平静地倾诉过往的刻骨铭心。较为流畅的叙事,比较干净的画面,娓娓道来的故事。奈何,导演对于影片节奏的把控、人物感情的调动等诸多方面确实力有所不逮,使得全片过于平稳,起承转合中常现失衡。

 

    如果我是导演,绝不敢启用尚没有太多人生经验的90后演员独撑这样一部成长大戏。如前所述,人物一点不到位,极有可能会让故事出现“塌方”。从对人物的驾驭看,马思纯和段博文相对较有经验。其他几位,除杨洋略显老道些,欧豪、陈都灵和胡夏的表演只能说很用心,也很有灵性,但尚谈不上技术,甚至连台词功底都不过关。

 

    不容否认,由于年轻演员对人物多面性的把握和展现不到位,直接导致了观众跳戏和对部分剧情提出质疑。同样无法否认,这几位演员的气质与剧情也是很相符的。这样的故事,让过来人去准确的演,和让正当年的人去体验,所呈现出的效果肯定是不同的。《左耳》选择了后者,对于这群90后演员来说无疑是一次很好的锻炼,也为他们今后的电影之路奠定了一个很高的起点。

 

    青春是什么?就是不怕失误,因为失误比成功更能获得经验。我们看青春片,或许也需要些间离效果,允许演员的成长。比如,欧豪和杨洋,通过他们在镜头前的表现,不仅可以看出勤奋,更能看出对表演仍有很大野心。野心与潜质是相辅相成的,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实践,潜质才能成就野心。

 

    中国电影是个大块头,除了力量,更需智慧。青春无罪,青春是电影永恒的主题之一。希望我们多些青春题材的故事片,少些消费青春的泡沫片。据统计,《左耳》首日票房突破5000万。票房的成功,能否带动“疯狂的青春”从泡沫片回归到故事片呢?我们拭目以待!

 

                                          2015年4月25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