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城镇改扩建热潮引发关注

(2014-08-13 21:00:00)
标签:

文化

谢辰生

古城保护

拆真建假

城镇化

分类: 文保动态(聚焦热点事)

                古城镇改扩建热潮引发关注

2011年,某地投资5亿元,按照“修缮、复古、创古”原则启动的古城修建工程.新华社记者赵婷婷摄

 

   “这些建设项目所在地大多是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或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或列为申遗点,如果不严格规划监管,破坏文物古迹是其一,还会占用大量土地,消耗大量资金,甚至影响社会稳定。”7月底,著名文物保护专家、年届93岁高龄的谢辰生在位于北京北三环一个小区的家中接受了本报记者两次采访,表达了同样的担忧。

 

    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以来,陕西、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甘肃、湖北、湖南、四川、浙江、辽宁、江西、安徽、天津等十几个省份,共有40多个城市启动了古城(镇)复建、重建、扩建、拆建、改造项目,累计计划投资超过4900亿元,规划占地194万多亩。近期,谢辰生整理了公开的40多座古城改扩建资料,并提交中央有关部门参阅。其中,包括河南开封计划投资1000亿元、用4年重造宋都汴京项目,陕西韩城投资30亿元、占地62.24公顷的古城改造项目及甘肃敦煌预算投资300亿元的150个文化产业项目等,有的项目目前已被叫停。

 

    自1982年至今年7月,国务院先后将125座城市列为历史文化名城予以重点保护。但近年来,各大小名城、名镇甚至名村纷纷掀起改扩建热潮。记者注意到,除在《文物保护法》等法规中对古城建设有严格要求外,建设部、国土资源部等九部门曾在2002年8月通知要求划定历史文化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区。2008年,国务院出台条例规定,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从事建设活动,应符合保护规划要求。

 

   “投资多则几百亿元,少则几亿元,规划面积大的上百平方公里,少的也有几百亩,带动发展但也会引发很多社会问题。”谢辰生表示。规划占地规模大,未必是新增建设用地,但一些地方存在借机大规模圈占土地的苗头,古城建设多是走“政府融资—古城建设—房地产开发—土地出让还债”的路子。在土地征拆过程中,有些项目信贷量大,容易诱发金融风险,有的在实施中侵害群众合法权益,影响社会稳定。

 

    据谢辰生介绍,相关材料已引起中央领导同志及有关部门重视。他建议,对古城改扩建,有关部门应亮明原则,对盲目上马、缺乏科学论证及违法占地的项目,发现一个制止一个,“先叫停,要上马必须严密论证”。( 作者:刘振国 )

 

                         来源:《国土资源报》2014年8月2日头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