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沽曾有白抬会
标签:
文化天津西沽穆森社会慈善 |
分类: 天津记忆(城市人文行) |
刊于《今晚经济周报》(2008年12月23日)。署本名。
天津的商贾富户多以扶弱济贫为荣。入清以来,天津的社会保障系统逐渐完善,多以民间发起,官商合作为方式,社区为单位,形成了一个社区,一套保障系统,一种文化模式的形态。比较著名的如老城西南的掩骨会、白骨塔,老城东南的寄生所等。具体到西沽,这里多行伍移民、中小商贾,其生于码头,又以码头为生,性格开朗豪迈、乐善好施,于社会保障方面多有建树,自成体系。旧时天津有“抬埋会”,分布极广,几乎所有的社区皆有。所谓“抬埋会”,就是清朝后期民间成立的,专为一些鳏寡孤独者和贫困无靠的人家料理丧事的组织。而在西沽,也存在一个类似“抬埋会”的社保组织,即“白抬会”。
西沽“白抬会”,大概成立于清末,系民间社区自发的社保组织,服务对象也是西沽的下层平民。其位置设于公所前的小广场,为临街平房。主要职能与城里的“抬埋会”基本相同。程序也很简单,每月由公所出面向大家筹集募捐,数额不限,然后用以置办一些简单的丧葬用品,置于“白抬会”之内。凡无法独立承担亲人丧葬之西沽本地人,皆可到“白抬会”前磕个头,求口薄皮棺材。故而,西沽人也习惯称之为“磕头会”。除“白抬会”外,西沽的公所还会在灾后设立粥厂,以救济穷人,确保地方安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