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话剧艺术发展的一点看法——读郑奇博文《开膛手杰克 赞!》有感
(2013-03-21 17:01:27)
标签:
文化话剧郑奇事以诚现实主义 |
分类: 艺海拾遗(戏剧影视谈) |
真诚的文字是可以打动人的!老郑每演一部戏,还能坚持写工作笔记,每看一部戏,还能保持着写观戏笔记,而且不用电脑,都是手写。说真的,就凭这一点,我对你的认识多了一份严谨,多了一点敬佩。我以前有几大本观影笔记、观戏笔记、工作笔记,现在时而翻翻,感觉观点可能稚嫩,但心是真诚的。人,不论从事什么职业,都要对自己的职业心存敬畏,事以诚。
我一向要求自己,文责自负,尽量笔对着心。现在用电脑写作,不能说态度不认真,但留下的记忆远没有以往书写的文字那样刻骨铭心。前几天到人艺看戏,遇到几位朋友,他们提出想复排《青春禁忌游戏》,希望我提供当初的台督工作本。我爽快的答应了。回家后,找出那些本子,尤其看到自己密密麻麻的文字,每个字似乎都有温度,我忽然舍不得了。话题扯远了,《开膛手杰克赞》这部戏我没看过,但我完全同意你对现在一些小剧场话剧的看法。当初孟京辉热的时候,我也曾是拥踅,模仿着拍《恋爱中的犀牛》、《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死亡》,热烈追捧着西方现代派的潮流。
但今天的我,对于话剧,已皈依现实主义,更愿意谈论中国话剧艺术体系的建设。于是之先生故去后,我在一篇文章中猛烈的高呼:“历史告诉我们,几代人百余年对中国话剧艺术体系建设的探索和坚持不能丢,中国话剧必须具有大框架、大视野,必须坚持民族化审美倾向,必须坚持现实主义为主创作方法。”但是,我书桌上的常用书,依旧有《先锋戏剧档案》的位置,因为那时的小剧场,那时的戏,创作者是真诚的,欣赏者也是真诚的。那时不是为了迎合市场。
当然,这并不是排斥新的探索,但这一切的基础应是对传统的尊重,对话剧的基本艺术规律的敬畏。你的博文打动了我,我啰啰嗦嗦的说了这么多,可能未必正确,但最起码是发自内心的,是真诚的。我也希望,每一位从事话剧艺术的朋友们,都能是真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