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2011-02-16 21:33:17)
标签:

杂谈

2010年总结

文化遗产保护

工业遗产

风雨同舟

荣辱与共

人生

穆森

分类: 文保生涯(探索文保路)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摄于南京)
    2010年已然过去了。我还是我。本不想做什么总结,其实也没什么可总结的,总觉得该说的能说的都已经说过了。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公开发表的文章、博客中的各类文字,甚至接受媒体的采访,但凡是打上我的名字的,大抵都是心声,我乐于为它们负责。至于那些不该说或者不能说的,我还会继续保持沉默。选择不说,总比胡说、说谎要强上一些。

然而,最近有几件事深深的触动了我,继而让我改变初衷,激发了写点什么的欲望。腊月二十九凌晨56点,无缘故地发起了高烧,此后各种症状纷至沓来,直到正月十二才得以痊愈。期间除偶尔参加几次社会活动外,基本都在百无聊赖的休息。我是个很懒散的人,除非不得不干,否则便得过且过。过去的几年,之所以没有太多的休息时间,主要是因为自视身体比较好,并且各种社会工作实在太多,没有空闲去偷懒。这次因病搁浅的半个月,最令我喜出望外的是2010年有所下降的听力也逐步恢复了。我忽然觉得这场跨年烧烧得好,预示着来年一定旺。事在人为,如果不旺,既不可怨天,亦不可尤人,只能说自己没做好。

12日参加艺术史研究专业委员会的一次座谈会,刘会长看到我,喜出望外,脱口而出:“昨晚九点多,秘书长给我发短信,告知老穆确定出席。”一句话,惊醒梦中人,学会成立四年了,我几乎一次年会或者集体活动也没参加过。更为汗颜的是,春节前在北京的一次团拜会上,我还在夸口自己身兼多项社会职务,基本不做挂名“钦差”,多多少少都会出些力。现在想想,由于长期不作为,当时脑海中确确实实已经把自己艺术史研究委员会的身份给忘个一干二净了,像这样被遗忘的身份,难道只此一项吗?所以我决定,梳理一下,凡是自己不想做的,做不了的,没时间没兴趣做的社会职务,不妨辞掉,以免日后再不自觉的大言不惭,贻笑大方。

至于2010年在文化遗产保护上,我都做了些什么,就不赘言了,因为博客上都有详细记录。只说三事:一是在乡土建筑领域,蒙中国乡土建筑研究和保护的开创者陈志华教授的提携,多次陪同下乡,耳濡目染。并协助丹青老师策划完成了,谢辰生先生、陈志华教授“新农村建设与乡土建筑保护”的江浙多省市考察之行。二是协助李经国老师完成了《谢辰生先生往来书札》的编撰和宣传以及在故宫漱芳斋举行的新书首发工作。2011年,谢老已迈入九十高龄,为报答多年来,谢老及师母对我的关爱和信任,唯有继续做好谢老资料的整理及服务工作,让老人健康长寿,这不仅是我辈之福祉,更是国家之幸甚。三是和李经国老师建议工业和信息化部参与工业遗产保护工作,得到了部领导、谢老和国家文物局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调研和启动工作已经有序开展。为顺利推动工作,工信部在直属单位成立了工业文化研究中心筹备办公室,我暂代办公室副主任兼工业遗产项目组组长之职。

至于写作,我没有详尽的统计。2010年大概公开发表在各级报刊杂志的文字有10万字左右(各种呼吁建议、调研报告、计划书和博客文字不计在内),所涉门类大多与文保相关。即使是天津地域文化和历史研究的文章,也都是具有很强的实效性的。比如,北宁公园要改造,我就应铁道部杂志的约请写了介绍宁园和中山路历史的文章,在文章中加入很多呼吁和建议。再如从2006年开始做西沽研究无人问津,到2008年开始发表西沽研究文字近10万字,现在政府和学术界开始重视这个问题。我的那些文字,署着别人的名,频繁出现在各大报刊和杂志上。我不是搞研究的,多年来搞的一点肤浅的研究,也多是应景,服务于文化遗产保护之作而已。所以只要当初的呼吁有了效果,至于谁去做,署谁的名,这些我到不是太在乎,相信历史自会有公正的记载。

说到读书就更惭愧了。这一年来读的大多是哲学、社会学及政治学的一些东西,此外还有历史散文之类。利用的都是中饭后、晚饭后,或者去外地出差的火车飞机上的零碎时间,效果自然不会很好,美其名曰读书不求甚解吧。

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的心态越来越平和了,很多时候更愿意沉寂于回忆的感动之中。面对不理解、质疑,甚至是污蔑,我常常会引用《诗经》中的一句话解嘲:“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2010年梁从诫先生故去了,相关文章中在介绍先生在从事民间环保事业时,也常引用这句话。也许是一种共鸣,抑或是宿命,但人活着是要信念的。你如果要去做事,尤其是为社会做点什么,那就不能要求所有的人都理解你,苛求所有的人都支持你,因为你既没有这个权利,他人也没有这个义务。公上进一步,私上就要退一步,公上获得一分,私上就要舍去一分,这是必然。

这一年走的路实在太多了,飞机票很多,火车票更多,仅往返津京的城际车票累计花费就有近万元。有一点可以肯定,新的一年,等待要去完成的事更多,要走的路更多,机票和车票也会更多。幸而时代没有抛弃你,社会没有遗忘你,你还可以继续走,继续呼。十一前,和平区区委书记李金亮对我说:“感谢以往,托付未来”。我答:“风雨同舟,荣辱与共!”我想2011年,不会没有风雨,也不会没有舟,顺风也好,逆风也罢,继续前行便是了。但要切记一条——在时代的风雨中,要做永远的配角!

 

 

 

                                                    辛卯年正月十四

                                                    于津门清真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