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后宫启动仪式现场)
在我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即将到来之际,“民间保护天津皇会奖励基金”启动仪式于6月8日在天津天后宫隆重举行。国务院参事、全国文联副主席、基金管委会名誉主任冯骥才与天津市南开区区委书记刘长顺为基金揭幕。南开区委、区政府、区人大、区政协主要领导及天津市文化广播电视电影局等市区领导和专家学者及基金管理委员会全体成员40余人出席启动仪式。

(津门各老会齐聚一堂)
天津皇会是为祭祀海神——天后娘娘诞辰而举行的大型庆典,是天津最为隆重的民俗活动。作为古老的妈祖文化遗产,天津皇会在2008年6月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更好地挖掘、整理、抢救和恢复性保护天津皇会这一宗重大的文化遗产,天津社会各界热心于民间文化保护的有识之士倡议、支持并资助成立了天津第一个纯民间的文化保护基金——“民间保护天津皇会奖励基金”,目前基金总数已超100万元。该基金将秉承“民间保护”的理念,致力于天津皇会的传承、保护和研究工作,扶持和奖励有特殊贡献的民间表演老会,促进皇会文化的传承有序,持续发展,向世界弘扬天津妈祖文化。

(刘园祥音法鼓老会代表发出倡议)
“民间保护天津皇会奖励基金”作为专项文化保护基金,托管于天津市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其初始资金来源于天津社会各界贤达人士和公益组织的捐赠。该基金将遵循其设立宗旨,按照《基金会管理条例》和《天津市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章程》的有关规定,独立规划,独立运行,独立核算。
奖励基金的评审每年一次,评选结果在天后娘娘诞辰(农历三月二十三)公布。各参评的民间传承组织(老会)和传承人,由各民间组织(老会)申报,也可由基金管委会成员推荐。评委由基金管委会聘请的专家担任,最后经管委会主任会议审定批准。 奖励基金的使用和发放由管委会审核批准,专款专用。对手奖单位、资助项目进行回访和监督,对于违反使用奖励基金用途的单位或个人,将取消其奖励资格,并追索其奖励基金。
(基金管委会名誉主任冯骥才先生向其他管委会副主任、常务委员、委员颁发聘书)
基金管委会全部由致力于天津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并且取得突出成就的各界人士组成。冯骥才先生出任荣誉主任,尚洁任主任,崔锦、蔡长奎、牛世清、张彦森、王利文、姚树贵、穆森、冯宽、王玉石、刘恒岳任副主任,齐俊平、李烨勃、韩志永任常务委员,吴裕成、王玉荣、藏秀云、王志恒、张玉清、靳秀云任委员。
今天上午的启动仪式上,首批39位优秀民间传承人将同时得到表彰。冯骥才先生发表充满激情的演讲,刘园祥音法鼓老会代表在仪式上郑重宣读倡议书并进行皇会摆设,狗不理集团董事长张彦森代表企业家呼吁聚集民间资本支持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民间各老会代表也携各会会旗会幡营造想和热烈的气氛。

(得到表彰的民间老会艺人)
冯骥才:民间文化是藏在我们心底最本真的东西
(《天津日报》2010年6月8日)
传统文化是一棵大树
——冯骥才谈民间保护天津皇会
昨天下午,记者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拜访了中国文联副主席、天津市文联主席、天津大学教授冯骥才,就“民间保护天津皇会基金”即将启动一事进行了专访。
冯骥才近些年来不惜放弃许多个人名利,一直致力于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谈及他所做的工作,大冯颇感欣慰。他说,民间文化是藏在我们心底的最本真的东西,也是我们中国人表达情感的最原始的方式和驱动力。近十年来,国家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日益重视,专家也对此基本达成了一致,我们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博物馆的建设、对中小学生的教育等诸多方面,均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也不能不看到,我们需要抢救与保护的项目太多,特别是一些传承人,今天活着,明天可能就没了。他们的离去,肯定也会把“绝活儿”带走,无论对我们的传统文化,还是对整个国家来讲,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因此,除政府外,每一个热爱中华文化或者说有责任感的民间人士,都应该投身到这项工作中来。当然,这种投入是少有回报的,也即无名无利。然而,让我感动的是,有关天津皇会捐资的倡议一发出,就募集了上百万元,说明天津的父老乡亲,对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还是十分珍爱的。
记者曾与冯骥才多次到外地进行田野调查,谈及有些地区将文化遗产作为向国家要钱的项目或旅游景点大把捞钱,冯骥才对这种只看眼前利益的行为深表遗憾。他说,欧洲许多国家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是线性的,而我们则有几十年的断裂,很多人失却了对历史的情感甚至记忆。不过,这种状况正在向好的方向转化,我带的学生,对中华的文化传统都很衷情,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是中国人,要想出成绩,或者更好地完善自己,必须要依附于传统文化这棵大树。本报记者周凡恺
(照片为戴晓泉拍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