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天津历史金融城调研招商局 |
分类: 文保生涯(探索文保路) |
一场疾风骤雨后,由于施工造成的城市灰霾,总算被压下去了一些。中午去送一位亲戚的埋体[葬礼],魂不守舍的在清真寺站了一会儿,有些久没见了的亲友过来和我打招呼,现在我却记不住他们了,只能说句对不起吧。我绝没有料到自己的心情会如此的糟糕,故而放弃了下地[指去墓地]的计划,转身往家走,身后好像有人在喊我的名字,不管他,继续走。
随便找了点体力活做,不过是用水清洗了一下院子而已。因为,这原本就是我的地盘,我应该是可以做主的。大概在一个月前,我在和平区政府曾说过同样的话。办公室人员问我和张老师:“你们有何事要见区长?预约了吗?”我们答:“关于文物被非法拆除的事。”
“拆得是你们的房产?”
“不是!”
“那你们反映什么问题?”
“文物是国家的财产,我们是国家的公民,自己的地盘,难道不能自己做主吗?”
像是别人脚下的球一样,被踢来踢去,区建委、区文化旅游局、市文物局、市人大、区文管所、市政府,一天要跑几个来回。结果还算满意,拆迁方承认了错误,并承诺将文物易地重建,当然这依然是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但这就是现实,必须接受。
奥运快来了,随便登上哪座高楼,举目望去,天津都是一个大工地。追着推土机跑,这边刚谈好要做保护性规划,那边大领导视察东站前广场,隔河一指,拆的力量又开始拉大旗,做虎皮了。你不能反对,反对就是阻挠奥运,不顾全大局,最后约等于不爱国。
金融城建设启动了,市政协文史委和和平区文物部门说,这一带涉及的各级文物大概有80余幢。和海办沟通了几回,最后我们答应完全义务的组织一次地毯式调研,把金融城范围内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优秀历史建筑做一次普查。几天下来,北阙兄弟病倒了,年纪最长的张老师被折腾成了火娃造型,其他人也都是尘满面,鬓如霜。
休息几天吧,大家都太不容易了。调研仅完成了三分之一,收获已经很多了,其中最重要的发现莫过于轮船招商局货栈办公大楼。
轮船招商局,是洋务运动中我国最早自主兴办的航运事业。在李鸿章的大力支持和倡导下,成立于1872年12月16日。根据《天津港史》中记载,轮船招商局“在天津、牛庄、烟台、福州、广州、香港、汕头、宁波、镇江、九江、汉口及日本的长崎、横滨、神户,英属新加坡、槟榔屿、安南、吕宋等处设立分支机构。天津招商局在紫竹林南面沿河地带建有栈房及码头。成为天津港第一个与外商抗衡的‘官督商办’航运企业。”
招商局成立后,对于天津码头及航运的发展起到突出的作用。5年后,即1877年进入天津港的船只中,招商局稳坐首位,打破了外商控制天津航运的局面。招商局仅在紫竹林码头附近,就拥有货栈不下8座。同时,我国的第一张股票,也是在轮船招商局创办后正式发行的。
随着历史的变迁,今天的海河沿岸招商局的痕迹越来越少,天津港航运的启明星渐渐的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可喜的是,在大家的实地调研过程中,这座所谓招商局货栈办公楼的建筑脱颖而出,其所在位置和史料基本吻合,又有亲历者口碑证实。可怕的是,这座建筑目前已基本被腾空,命运岌岌可危,也许等不到我们调研结束,她就要逝去了。不能坐以待毙,必须积极与各方协调,争取尽快拿出一份保护方案来。
谁都知道,在中国所谓协调各方关系是最难的。但工作还是要继续做,请大家记住这个义务调研组中的每一个人:朱起鹏、张强、王振良、韩春静、唐文权,因为他们是一群完全不计个人得失,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别人不理解的人。
我由衷的佩服他们!感谢他们!并深信,历史会记住他们每一个人的!